潮州和怒漢總脫不了關係,充滿着幹勁,食腦搵銀有李超人,憤怒的有「一隻手指捽死你」的洪朝豐,也有人默默地做生意,平實努力,完成上一輩的心願──黃德明,德記潮州菜館的老闆,這次讓這位潮州硬漢帶大家掃潮州食材,細說當年情。
記者:徐務研
攝影:林栢鈞、潘志恆
示範:德記潮州菜館老闆黃德明(28195568)
聯發 五十多年老店
黃德明是香港出生的「架己冷」,自小居於西環,「以前的潮州人大多居於九龍城及西環,有錢的在南北行做生意,草根的則在三角碼頭做苦工。因此,潮州雜貨舖都集中在這附近──西營盤正街,加上潮州人很着重拜神,於是附近又有不少拜神用品店,正街便是當年潮州人逛街熱點,不過因地產霸權關係,現在只剩下『聯發』一間,這店起碼有五、六十年歷史,想當年我媽背着我到這兒買東西呢!」黃先生說。
一踏入「聯發」,立即體驗一種潮州獨有的性格,林老闆毫不理會我們,黃先生悄悄說:「其實他們不愛別人採訪,要不是我爸和他們有點交情,他們也不會讓你們拍照。」這又體現了潮州人努力做生意,不做花巧東西,雖然老闆在我們面前變了Mr.Cool,他對着街坊卻很有善,有時甚至以潮州話交談,一點也不Cool。
聯發土產食品公司(25460667)
西盤營正街36號地下
德記 完成老父的心願
買過菜後,來到黃先生的店子,以為黃先生是大老闆,坐定定不用做,誰不知事事親力親為,除了是自己生意,份外着緊外,原來背後有另一原因,「潮州人都很勤力,而且他們都很愛做生意,我爸也不例外,他年輕時是行船的,在船上做廚,以前做過小食及大牌檔,一家人一起捱,我爸拿鑊鏟,我媽洗碗切菜,我則做樓面打雜,送外賣、打掃甚麼也做。其實『德記』也是我爸要求開的,小時候有時會埋怨他逼我做生意,後來卻多謝他帶我入行,要不然現在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打工仔。」
採訪當日,午市生意也不錯,我大讚黃生經營有道,黃生:「這區比較多老一輩的潮州人,閒時會來吃飯,年輕的大部份都搬了出去,不過大時大節也會回來,於是店子也會比較旺。」
反沙芋
潮州經典小食,卻講究技巧,火候細,糖便起不了膠,太猛則會燶,白淨不燶的就是好的反沙芋。
材料
芋頭1斤、豬油/葱白各2茶匙、砂糖半斤、芝麻/水各適量
做法
1.芋頭去皮切件後汆水。
2.燒滾油至60℃,加入芋頭炸至脹身,浸約3至4分鐘,撈起。
3.鑊內加入豬油、葱白以慢火爆香,盛起。
4.鑊內加水、砂糖,不斷攪拌約1分鐘至起膠,加(3)、芋頭炒勻後離火。
5.繼續加入芝麻,將芋頭炒至乾身即成。
欖菜凉瓜
潮州人最愛以欖菜入饌,不過多配肉鬆四季豆,一次機緣巧合下,有客人建議改用凉瓜,出來的味道非常好,自始以後便成了餐牌上的熱賣菜式!
材料
雷公鑿凉瓜2個、豬腩肉碎3両、潮州欖菜1両、魚露/砂糖/生粉水/老抽各少許、上湯半杯
做法
1.凉瓜切片後,汆水。
2.燒熱鑊下油,落豬肉碎炒熟。
3.然後加入凉瓜、欖菜,下砂糖、魚露、上湯略煮1分鐘,熄火後落生粉水埋芡,再加入老抽略炒即成
貼士
最好選用雷公鑿凉瓜,比泰國的凉瓜腍身。
蘿蔔烙
烙是潮州話,即煎的意思,多以薯粉拌入不同蔬菜、海鮮等,是飽肚的食物,皆因當年農業社會,大件夾抵食對潮州人來說非常重要!
材料
白蘿蔔(切幼條)6両、金華火腿絲/木耳絲各半両、菜脯粒/葱花/芹菜粒/紅蘿蔔絲/胡椒粉/鹽/生粉各少許、墨魚膠/炸粉各2両、水120毫升、油75毫升
做法
1.油、炸粉、水拌勻成脆漿備用。
2.墨魚膠、白蘿蔔絲、金華火腿絲、木耳絲、菜脯粒、葱花、芹菜粒、紅蘿蔔絲拌勻,再下胡椒粉、鹽、生粉拌勻。
3.將(2)倒在長方形盤中約至半吋厚,隔水蒸約7分鐘。
4.將蒸熟後的(3)放入脆漿內,再放入燒熱至80℃滾油中,炸約1分鐘至金黃色。
5.炸好後取出瀝油,切件上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