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上周六突宣佈,人民幣兌美元滙率浮動波幅,今日起上下限將擴大至1%,有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滙價往後將更形波動,單邊大幅升值趨勢料結束,以往受累或受惠於升值的股份,隨時大執位。
記者︰林靜
對於人民銀行的決定,美國白宮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表示歡迎,認為滙價可望推升至合理水平。不過,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近日內地經濟數據有放緩迹象,人民幣已由過往必然升值,變成可升可跌,因此成為擴闊波幅的時機,「當市場無大幅升值的預期及條件,擴大波幅才可令人民幣走勢切合實質供求」。
利豐裕元德昌受惠
在人民幣大幅升值預期降低下,過往一度因滙價持續上升而削弱產品競爭力的貿易及工業等出口股,逆勢料可扭轉。大部份資產及營業額均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貿易股龍頭利豐(494),歐美業務佔比高達81%,去年涉及的滙兌損失亦達2.2億元,倘人民幣升值放緩,將利好集團滙兌收益及產品銷售;同類股份還包括72%銷售來自海外的裕元(551)等。匯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熊麗萍亦表示,即使增加人民幣波幅沒有單邊升值或貶值的方向性,但已釋放「並非一面倒升值」的訊息。
工業股中,創科實業(669)、富士康(2038)及德昌電機(179)海外業務佔比較大,單計歐美比重分別為93%、47%及46.6%,倘成本壓力得以紓緩,相信有助支撐股價。
內地金融股不宜太淡
相反,倘人民幣升勢止步、甚至貶值,持有巨額外債及人民幣資產的企業,其盈利表現則隨時有非同小可的影響,尤以航空股最危。
以剛發盈警的南航(1055)及東航(670)為例,去年滙兌收益分別佔純利54%及41%,加上以美元計價的巨額燃油成本,航空股今天沽壓非輕。不過,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提醒指,長遠而言,人民幣仍有一定升值空間,內地金融股等持巨額人民幣資產股份,仍未宜看得太淡。
熊麗萍指,在滙率波動性上升下,會考驗企業應付滙率風險的能力,但出口股壓力則可望下降。麥萃才亦表示,從近日內地順差數據已顯示,外貿收支已近平衡,同時代表滙率接近均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