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唔想睇《盛女愛作戰》,但過去一個星期,無論你啲男性、女性、已婚、單身、同事或朋友都喺度講呢個節目,甚至包括盧老太,即係我阿媽都問我乜係「盛女」?本來唔想寫,又因為過去一個星期,每份報章的專欄都有談論,甚至電台節目《光明頂》都破格訪問一眾盛女,還一躍成為周刊封面,教一眾左整右脫的模恨得牙癢癢。「盛女」話題,氾濫度令印尼八級地震也為之失色。
求愛唔單止靠裝備
節目構思應該源自年前一個新聞特輯,講及香港因男女失衡,引致出現大批適婚卻又依然單身的中女,亦慘被稱為「剩(盛)女」。當中講及她們如何自處,如何享受單身樂趣,經當時仍在職的志雲大師點題下,變身成「剩裝追男仔」,如果個節目是想同香港廣大的女生講,你要愛情,必要先裝備自己,咁我會覺得它是徹底失敗!事實睇過節目嘅會覺得,她們絕不是追求愛情,只是求一個喜歡改造後的自己,同可以滿足自己要求的另一半,而完全唔覺這種設定和愛情之間有乜關係。
此外,節目中出現了很多所謂專業人士,其中包括偶有金石良言的花甲女媒,始終老薑老辣。至於明明向以單身自詡、卻偏要打着愛情專家旗號的那位人生教練,身邊好友與其私交甚篤,我亦有數面之緣。瀏覽她在臉書的留言,也就是「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兼且言明大師亦有教路,不要看報道,所以我亦不想你看到拙文。還有一位兩性關係指導師,此君衣着品味奇特,留着「驚天動地」的伊健長髮,油頭粉臉,滿口似是而非的道理,乜發短訊的字數要短過對方、短訊最後那句一定要由對方發。吓,即係假如有人學似《春嬌與志明》咁發出精警之句「腿張開」,對方亦應回應「張了」,而男方若以一「謝」字結束還好,不然無「言」就……
對於這類節目,有人嗤之以鼻,一笑置之,有人恨之入骨,尤其是婦女團體,但相信更多的,是幸災樂禍,特別是嚐慣酸葡萄的港男們。作為有品的男士,我無意在此批評參與節目五位勇氣可嘉的女士。我只想點出,近年港女一再受抨擊,眼角高、拜金、公主病等,查實我都好想替姊妹講句公道話,上述特質又豈止港女獨有,經我實地調研,兩岸三地俯拾皆是。
公主病非港女獨有
不過生活在香港這個壓力都市,剩女面對的壓力過往只有自知,但係呢幾年都會容易留意到無論高級食肆,以至品味活動場所都會有成群的女性結伴同行,相互減壓之餘當然少不免將港男數落一番。有時候也不過出自「先下手為強」,以捍衞一己神聖(剩)的身份。只是久而久之,積習難返。我不是男女兩性專家,只知雙方相處,基本的道理不過就是先付出,你要人愛你,惟請先付出你自己的愛。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