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駕路:鴛鴦眼 好身手

私駕路:鴛鴦眼 好身手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寶馬S1000RR,似乎都稱不上順眼。不過這對「鴛鴦眼」推出後,卻憑着大好身手,一舉攻陷意日車廠壟斷的超跑市場,更成為寶馬史上最好賣的跑車級電單車,誰說要拋媚露眼才能獲青睞!

記者:李鑒泉
攝影:蔡家輝
Model:[email protected]

在私家車市場手執牛耳的寶馬,早於1923年已開始生產電單車,多年來以招牌的兩汽缸水平對向引擎及Telelever懸掛獨步天下。隨着四衝程時代來臨,對手紛紛改用直四、V2、V4等引擎以減輕成本,寶馬堅持使用高成本的BOXER引擎就變得曲高和寡,即使G、K及F系列叫好叫座,但在超跑市場卻留白近半世紀,直至05年限量生產的HP2Sport才扭轉局面。惟真正帶領寶馬再創高峰的,卻是四年後「鴛鴦眼」S1000RR,在歐洲大賣之餘,在WSBK賽事中亦長居三甲之列。

■「鴛鴦眼」仍是S1000RR的招牌賣點。

賣相繼續奇特

驟眼看,這台S1000RR除擴大車頭進風口、增設車側擾流板及重新設計引擎散熱口外,車頭擾流更如機殼套在油缸外面,造型更前衞。因改動全屬細微處,一般人也許較難察覺新舊兩款的差異,代理指最易從外表認出的是新車有專屬的紅白色車身及更薄更尖的車尾,配合LED尾燈組,跑味盡出,想低調也不成。廠方表示只要扭開幾枚螺絲,即可鬆開車牌架直接變成賽車,而且更有一系列如Akrapovic尾喉、行車紀錄儀等賽車零件可作選擇。如若要為S1000RR進一步減磅,車主幾乎只有將擾流全改用碳纖物料才可榨出多餘的「脂肪」。

■S1000RR參戰WSBK比賽,成績常在三甲內。

1.設置車速後,「超速」時錶板會自動亮燈提示。

2.雙320mm煞車碟連Brembo四活塞卡鉗,能承受引擎193匹馬力。

3.一公升直四引擎着重中低扭輸出,足以應付日常行車。

4.相信唔少車主會直接升級至Akrapovic尾喉。

5.尾避震可調校回彈及壓縮比。

6.座墊收藏迷你工具包。

7.更尖更薄的車尾配LED尾燈,挑釁性強。

轉向更銳利

雖然起用直四引擎初期引發坊間大肆抨擊,但兩年下來卻贏得不少讚賞。經調校後,引擎在5,000至7,000轉間的扭力輸出較舊款提升兩成,峰值馬力更高達193匹,幾乎是同級最高。廠方亦靜靜更改S1000RR的車架幾何,如將軸距收窄9.3mm至1,422.7mm及將彈簧支柱減少4mm等,使轉向更銳利。不得不提是這台車同樣配備四種不同的行車模式,在Rain底下馬力會鎖定為163匹,油門反應較線性,Sport模式馬力即全數釋放,而Race及Slick則只供賽道使用。在強大輸出下,車上的DTC(DynamicTractionControl)及ABS都會主動穩定車身,確保閣下在不同的路面上「健步如飛」。

■車側增加擾流魚鰭。

■車尾亦加裝入風口。

■鯊魚鰭散熱口造型較上代更誇張。

BMWS1000RR

引擎:999cc水冷直四
馬力:193hp/13,000rpm
扭力:112Nm/9,750rpm
傳動:濕式六前速手波,鏈條傳動
售價:$222,000
查詢:31299000(BMW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