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悲情天水圍的奧運夢

拒絕悲情
天水圍的奧運夢

【本周熱話】31歲的何兆麟,在踩單車踩出成名路前,曾是悲情少年──出身單親家庭,學業成績差到被趕出校,想不到從元朗轉校到天水圍,卻絕處逢生。為了回饋天水圍,他與另外4名同樣在奧運夢上留憾的退役運動員殺入天水圍,希望找出有潛質運動員,讓自己和受訓者「奧夢成真」,拒絕悲情。記者/攝影:徐嘉華

何兆麟:單車轉命運

在元朗大的阿麟,10歲父母離異後跟父親同住元朗,中三被踢出校,由元朗轉到天水圍讀書,他說:「中三轉中四那個暑假,除了轉校外,還報了單車暑期班,那時從天水圍放學後就搭車到火炭體院練車,練了好短日子,報名參加『新秀賽』,拿了第一名,從此改變一生。」
阿麟說,單車畀到信心自己,覺得不再是一無是處,亦從中學到訂立目標,將這套方法融入讀書中。他說:「那時我定的讀書目標,包括要在第一個學期全科及格,然後是全班考第一,然後全級第一名,這些我很快就做到了。」阿麟中五會考19分,加上單車的成績,中六入讀體藝,方便到隔壁的體院練車。
單車帶給阿麟一個全新的人生,但不是沒有挫折,他中七那年為爭取00年悉尼奧運資格賽不惜停學,可惜事與願違。「記得悉尼奧運那年的公路資格賽,我同阿寶(黃金寶)一齊去搏,阿寶成功,我拿不到資格,跟住04年雅典奧運,我同樣落空。去不到奧運,是有些缺憾,但努力過,不算是遺憾;今次再回天水圍教單車,好有親切感,亦希望將自己的經歷與學生分享。」阿麟01年奪全運會金牌後,03年中退役開Bici車隊,做全職單車教練,期望自己的奧運夢能有一天在學生身上實現。

才三十出頭的阿麟一家四口生活愉快,大女樂遙4歲(右二)、細女樂祈2歲(左二)。

吳哲穎:全能管理

大學才接受正規田徑訓練的吳哲穎,早就知道自己無緣奧運,08年愛徒「高妹」馮惠儀以1米78刷新港績奪亞青冠軍時,他已將奧運夢寄託在小妹妹身上,他說:「馮惠儀可以說是我的『佳作』,她由中一跟我練跳高前,只跳到1米3幾,14歲那年破港績時,我預測她有力達今年倫奧標,可惜近兩年因學校政策改變,我沒再教聖心,高妹也沒再跟我練習。」
31歲的吳哲穎,曾是09東亞運十項全能選手,亦是香港撐竿跳及十項全能紀錄保持者,現職「奧夢成真」體育行政管理。

湯少文:划出奧運夢

03年從廣州來港「搵食」時,湯少文19歲,選擇香港主要是競爭沒有國內大,希望有一天去到奧運,可惜事與願違,她說:「去不到奧運都有少少遺憾,04年雅典奧運會,我因資格問題(必須住滿香港7年),去不了,08北京奧運,教練選了更年輕的夾雙人艇爭奧運資格,我又落空了。」
27歲的少文說,原本想再爭一次倫敦奧運,可惜受傷患不斷困擾,索性退役專心教艇。」

劉志強:尋足球尖子

劉強可以說是港足不可多得的防守中場,04-07年間代表港隊次數逾50場,可惜上季尾突然被晨曦裁走,擔起一頭家的他,被迫屈就乙組,人工相差一大截。今年1月退役的他說:「當時好徬徨,我去『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搵工,碰上『奧夢』令我學以致用。」
35歲的劉強曾在99-00年球季參加奧運外圍賽,試過與前日本國腳中村俊輔及小野伸二等較量;他最希望能從『奧夢』找到尖子,助他們踏上奧運路。

馮珈儀:爭「齡」的突破

馮珈儀的「悲」不在個人,在於所選擇的項目,保齡球除了1988年曾做過奧運表演項目後,再入不了奧運,她說認命:「保齡球一直都爭取入奧運,但何時成事,無人知。」
馮珈儀曾多次參加世錦賽,但與一眾職業球手對壘,要突圍並不比奧運易。那天在天水圍做「奧夢」,她與學生一齊搬運長椅到操場做臨時保齡球道、水樽做球瓶、手球做保齡球,物盡其用,原來都是上網參考美國教學,讓眾學生先練好基本功,再一步步挑戰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