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語:長實核數費勁平之謎

金融人語:長實核數費勁平之謎

長實(001)上周更換核數師,棄用服務近40年的德勤,轉用為和黃(013)核數的羅兵咸永道,理由是用同一核數師,可盡快完成審計工作。好多人揣測此事是否與重組有關。但吸引我哋注意的是,原來德勤收取長實核數費只不過是700萬元。四大為中型上市公司核數,閒閒地亦收幾百萬元,長實的收費簡直是勁平。有會計師行資深合夥人同我哋解釋,四大為吸引長實呢類傳統生招牌,收費平過市價,確實係迫不得已。
會計師與上市公司釐定核數費用時,通常會睇公司業務、收入及資產等因素。我哋從彭博統計市值逾100億元的香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財年的核數開支(不計其他非核數的服務費用),發現核數費與市值基本上呈正比的趨勢(見圖),市值越大,相關核數費也較高。大部份100億至200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全年核數費約在1000萬元之內。
至於幾隻大國企中移動(941)、中石油(857)、中石化(386)的核數費用,核數費則遠遠拋離其他上市公司,市值1.7萬億元的巨無霸中移動,核數費便上億元計。

藍籌生招牌 四大行必爭

以長實約2300億元市值來講,德勤上個財年只收區區700萬元,在同等市值的上市公司中可說平通街,實在是異數。好似與長實市值相若的中銀(2388),核數費用超過3000萬元。連市值及不上長實十分之一的電盈(008),去年核數費用定亦逾2000萬元。
合夥人同我哋講,長實這類型傳統藍籌,是四大的生招牌,無疑是必爭之地,四大藍籌在還價能力方面,根本無甚牙力。其實不單止是長實,其他傳統藍籌如太古(019),其業務繁多,去年的核數費用也不過2700萬港元。合夥人話,四大一年目標吸引數百個新客,需要靠藍籌客,建立品牌效應,因而令長實這類大藍籌得益不少。

核數谷效率 賺合理回報

我哋早前亦講過,國資委近排要求央企要嚴格遵從國企聘用核數師的年期限制,影響廣泛,不少大國企因而要重新招聘核數師,市場份額要重新洗牌之餘,連國企核數費用亦難免下跌,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早前第二波民企風暴中,不少民企的核數師先後跳船,其中便包括了四大之一的會計師事務所,令人憂慮行業會否因競爭激烈,在風險管理方面有所鬆懈。
合夥人同我哋講,四大會計師要維持利錢,對現有客戶的核數工作,惟有盡量催谷效率,簡化工作程序,並以三年為界,務求在全期內在個別客仔身上賺取合理回報,若然成效不彰,惟有決斷與客戶結束合作關係,亦解釋咗點解最近多了上市公司,因為價錢問題要更換核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