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我嗜吃魚頭,而且吃相十分不文雅,不用筷子,是忘其所以的,手口並用,旁若無人,若逢一條好魚的頭那更是精華所在。你相信嗎?在魚頭中吃得出海洋的氣息,也彷彿吃得出那條魚兒短暫的一生,遨遊大海大江大浪在水中何等自由逍遙,然而終究一條魚兒的命運逃不出被捕獲被吃掉的結局。
曾經有位詩人寫過一首詩,那被我忘記詩名與人名的南洋詩人是愛吃魚的。他好像把一條魚分成好幾部份來形容,魚頭是思念,魚嘴是一種問候,魚眼是望穿秋水,魚腸是牽腸掛肚,魚骨是刻骨銘心,魚膽是苦戀,魚肝是心甘情願,魚鰓是呼喚,魚尾是再見,魚肚是信封,魚鱗是郵票……魚唇是郵戳,這些形容比喻有些真是牽強得很,然而詩人發揮的想像力,可以令我在啃魚頭時多了一份情趣;每個人的生命中一定也曾想念,也曾望穿秋水,也曾牽腸掛肚、也曾呼喚,也曾告別也曾再見。到頭來當一切消逝如風無處追尋時,永遠不及吃下這個魚頭這般充實。若不是讀過這首詩,獨自啃魚頭時,不會如此思潮起伏,靈感泉湧。任人魚肉的魚兒呀,原來你的身體中最神秘難解的頭兒竟能讓詩人為之解碼了呢。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魚,安知魚的部位種種象徵,吃魚時能帶來一些詩意與想像的空間總是好的,正如老人家常說魚頭含有豐富的磷質,能令人長壽健康,帶着這樣的信念去啃一個個魚頭,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