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的確是個名人。他的本行是GRE英語老師,之前他並沒有讀過大學,只是經過了GRE的培訓而已。他幹過的職業包括烤羊肉串、走私、擺攤等。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英語教師後,離開學校,創辦了「牛博網」,一個知識分子與民間學者的言論平台,又開辦英語學校。他為甚麼那麼有名?因為他是羅流氓、羅大嘴,一個理想主義者和憤怒青年的結合體。
撰文:鞠白玉
攝影:白白
羅永浩
1972年生於吉林省,曾任北京GRE英語教師。2006年創辦牛博網,2008年創辦老羅英語培訓學校。因其授課風格幽默生動,並常有富於啟迪的「題外話」,學生偷錄並發佈互聯網上,廣為年輕人流傳,戲稱為《老羅語錄》。這些錄音諷刺或批評社會,引起網友共鳴。2010年出版自傳《我的奮鬥》,並成賈樟柯新拍系列紀錄片《語路》的主人公。
尋找交流的通道
在一個講人際關係的社會裏,他的處境經常腹背受敵,可他又是狡猾的刺兒頭,有雄辯的本事。他並非時事英雄,只是想盡其所能地真實,這只是一個人的奮鬥史。
羅永浩一直拒絕採訪,「因為外媒總把我的話曲解。」我不會改你說的每一句話,你害怕甚麼?「我自己不害怕甚麼,我只是不想給學校的合夥人找麻煩。」他向來不近人情,有的時候又頗懂世故。一如以往地毫無耐心地啪地掛斷電話。
直到一年多以前賈樟柯要製作一部系列短片,拍攝一組理想主義者。他信任賈樟柯,所以答應受訪,但在三天的拍攝時間裏,整個劇組都無法忍受他。他的暴躁、自我、不耐煩。我見到他的前一個小時,導演對我說:如果交談中你不能忍受他的無禮,就隨時中斷吧!他們都表示真的想揍他。我知道許多人都想揍他,因為這個胖子毫無來由的傲慢。可我知道他也有一些好朋友,那些朋友都是很好的作家、出版人、電視台導演等等,他們都聰明、忠厚,也老練,他們一定有個交流的通道,一個唯一的通道。「見面後,你一定要先給他打招呼,否則他會認為你輕視了他,會不理你。」劇務在最後囑咐我,「他是一個自卑和自大都很極端的人。」
自卑自負混合體
他進了學校辦公室,對全劇組三十幾人視若無物,指揮着自己的幾個員工處理了一些學校的雜事。我在開機前五分鐘走到他面前,叫了聲他的名字,他哼了一聲,對我的自我介紹置若罔聞。我們開始了。採訪看似一塌糊塗。任何正經問題,他都用一些不着邊際文不對題的答案。比如我問他自認有甚麼需要改變的,他說:我應該不說那麼多髒話。他誠懇地重複着:我真覺得這就是我的毛病。他漸漸放鬆了,笑着、靦腆着、臉紅着,有時他認真地問:我這樣說要是不好,我們可以重來一遍。
他的眼睛一直望着虛空或地面,極少直視別人,胖子每句話都不是在說謊,他只是不能按照常人為自我形象那般出牌,他不能用精巧華麗的語言解釋自己為甚麼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因為他的出處和路徑,都是草根式的、現實式的,他真的只是一個東北小城裏出來的,曾經羞澀自卑的人,他試圖說真話,真話對別人或自己可能會造成的傷害,他是有盲區的。
一些知識分子認為羅永浩是十足的「公共知識分子」,無論是搭建平台還是身體力行,他從沒放棄對這個社會的觀察、批判和行動,說話總是帶着「裝B」、「儍B」、「你媽的」這種字眼,他的低學歷一直令他的對手作為笑柄來攻擊他。
自我奮鬥
忍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後,他退學在家看了三年「閒書」,他時任地方官的父親並未規勸他回到學校,但也不打算為他的今後鋪甚麼路。於是他為了生存開始了小商販的生涯,倒賣藥材、手機、電腦配件、烤羊肉串或擺地攤。他曾在自傳《我的奮鬥》裏回憶在東北延吉小城的學校生活,那是每天被毆打或反抗的一種野蠻生長,每個東北男孩都必有此境遇。這些經歷為他日後成為「羅流氓」奠定了基礎。
他是大野草,見過塵土裏翻滾的人世間,他知道甚麼能救贖這種生活,那必然是有書讀的且自由的生活,並且必須是誠實的生活。小學三年級時他在學校裏糾正老師講課的錯誤,老師叫來讀高中的兒子來打他。他一直不能原諒她是因為這不公平:她還有一個讀小學的兒子,她怎麼不叫他?
他在北京租了個郊區的農民房,用磚塊撐着一塊床板,度過了讀GRE的生活,而後成為一名GRE培訓教師。他是個說話結巴的人,結巴是因為緊張,直到今天他做演講也常是滿頭大汗。但當年他在兩次試講失敗後給校長寫了一封信,在第三次試講後,他如願地做了教師。直到今天他已經和當年的學校成了競爭對手,並常去揭那學校的老底,給人忘恩負義的印象。但他不在乎,也從不以世間的善惡論來影響自己的決斷。在五年的授課期間,他用幽默的教學風格和穿插其間的大量時事評斷、理想主義格言,深受學生的歡迎,他們偷錄下他的課堂內容發佈在互聯網上,從此《老羅語錄》風靡全國。
被閹了的牛
2006年起羅永浩創辦的「牛博網」曾吸納了大量知識分子在此開設博客,一時間成為理想與思想的公共論壇。因其網站大力參與社會民生,從不把敏感詞刪除,終在三年後被強行關閉。一時間許多網友同情他,留言道:泣血、傷心、難過。他只回應道:滾!他極度厭棄弱者姿態的自我憐惜,然後「嫣牛網」(「閹」諧音)再度開辦,仍是一派熱鬧景象。
羅永浩開了微博,更有人追捧,也更討人嫌。他自大自負,對意見不同者向來回敬粗口,他對是非的常識,沒有解釋的耐心。
近期兩例角力
去年9月他用了三年的西門子冰箱關不上門導致食物發臭,向西門子反映無效的情況下,老羅做了針對西門子冰箱的調研,又在微博上徵集用戶數據,發現部份型號的用戶都有此問題。西門子公司否認,老羅從此與這家百年電器商徹底地糾葛上,兩個月後在西門子北京總部外砸爛朋友送來的三台冰箱,這還不包括韓寒許諾要從上海運來的一台。在西門子始終未能給滿意答覆之前,老羅揚言絕不罷休。於是中國人的和事老態度做祟,許多網民罵他吃飽了撐的。
內地學校打假名人方舟子和羅永浩曾因對中醫的反對立場而算做故交,但近日也口角四起。老羅質疑方的太太是否學歷造假,於是方又去查問老羅的教學機構是否逃稅,幾經罵戰,甚至披露「誰吃飯不買單」,老羅又連續質疑方舟子的「打假基金」涉嫌欺詐,並依次到民政、稅務和公安部門舉報。
做一介好人
中國人形容愛計較之人是「睚眥必報」。羅永浩常被人詬病也正是因此,而不受待見的羅永浩,一介莽撞少年生長起來的語言學校的校長,也因其較勁的態度而有一大票群眾欣賞。
他在各高校做《我的奮鬥》巡迴演講,對其過去的一切都毫不掩飾,他不斷強調做一個誠實的人,說真話的人,這信仰缺失的現今中國社會,這已經是一種難得的擔當。他常歷數說真話的好處,說真話令他今天成就為自由的他,令他實現理想,令他不畏權貴。「我自己得到了許多好處,所以忍不住也想告訴別人也該這樣。」雖然爭吵的聲音難免粗魯或太聒噪,但總好過無言。老羅的理想主義生涯,其實是個溫暖動人的旅程,歸根結底,他的故事,無非是讓人盡一點力做個好人。好人是善良、坦蕩,管管閒事,多點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