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賢之有物

電戲道:賢之有物

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來港宣傳有份拍攝的電影《10+10》,他接受訪問時自言不會用電腦,書寫還是停留在紙筆的交流,更遑論上網、面書這類先進科技。被台灣人譽為大師級的導演,平常出入都是公車及捷運(台灣地鐵),只有半夜喝醉時才會做伸手牌截計程車,手機亦是古董級只限打出打入功能,其他一概免談,由此可理解他可以拍出如此風土味濃的台灣電影。

只懂搞黑色幽默

侯孝賢拍的電影以悲情三部曲為例,《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及《好男好女》,鄉土情還帶有灰濛濛的色彩,他笑言跟自己出身有關,他說:「張曼玉的前夫OlivierAssayas也這樣說過,我跟他講人生本來就這樣,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由大陸去到台灣,生活都不好拍出來的電影自然這樣。」沒有刻意悲情就正如侯孝賢所言沒有為藝術與商業電影定義一樣,他說:「你想我一出來都是拍這些電影嗎,九把刀那類的我都有拍過呀,只是後來拍《風櫃來的人》別人說看不明就變成藝術片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觀眾說看不懂。現在年紀大了都只會搞些黑色幽默,九把刀的那種搞不來。」

侯孝賢在《10+10》執導的短片《黃金之弦》中,愛將舒淇有份演出。

讚九把刀厲害

近年台灣電影冒起,票房論英雄,自是以新晉導演魏德聖、九把刀最突出,作為台灣大師級的導演分析當中原因,他說:「台灣的導演都起來是很好的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成功是可以想像,它本身是網絡小說,單是fans就有40、50萬人,小說寫的是大家的共同經驗,監製又是捧紅過F4的柴智屏,導演九把刀用的是順拍的方式,順拍就是順着故事發展拍,不是我們一般電影的跳拍,演員都很容易投入。很多地方都計數很好,就算裸體呀、打手槍都不會覺得嘔心,那有可能不成功。而且導演九把刀嘴巴很厲害,將來拍的電影變得更厲害也說不定,因為他有那種想拍電影的毅力,只要他不想着keep票房就可以,因為一想就很容易想歪。」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令台灣電影票房一片火紅,連侯孝賢都讚他厲害。資料圖片

對於網絡取材,侯孝賢自言不是自己那杯茶,拍自己喜歡的題材,自己的電影就是由人出發,先有人物才有故事。像梁朝偉主演的《悲情城市》是先有戲中女主角辛樹芬的角色才發展出劇本,《千禧曼波》也是先有舒淇的角色。

無興趣做評審

侯孝賢的電影被譽為藝術成份很高,打從他贏得威尼斯最高榮譽的電影金獅獎開始,加上之後康城影展的評審團獎及多次擔任國際影展的評審,進一步推高他在國際上的地位。不過對於別人趨之若騖的評審地位,侯孝賢卻不大熱衷,他說:「當評審有甚麼了不起,都是大家在吵架,每次出去都是誰吵得大聲獎就由誰決定,試過有一趟好像是在荷蘭鹿特丹影展我一句聲不出,那些評審反而來問我為甚麼不吵,我說『算了,你們選好了』,他們不好意思最後就讓我發了一個獎,原來不爭是爭,所以我以後都不當評審,專心拍戲好了。」
有名氣自然有投資者捧着錢讓你開戲,舒淇、張震等名演員亦是順手沾來,不過侯孝賢笑言近年搞藝術越來越難,過往投資主要來自歐美及日本,經濟不景資金相對減少。不過新作的《聶隱娘》是時下流行的合拍片,演員就有張震、舒淇及內地導演馮小剛的太太徐帆,就算經濟多難大師的號召力不減。

《海角七號》可謂令台灣電影再度活起來的焦點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