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嘉勉電影

電戲道:嘉勉電影

為了宣傳台灣電影《10+10》,侯孝賢與張艾嘉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被譽為大師級的侯孝賢,多次在國際影展上獲獎,更經常被邀出任各大影展的評審,他對電影有一番深入且獨到的見解;張艾嘉則以女性細膩的心感受港台兩地的電影變化,她更勉勵香港導演不可以失去個人特色。撰文:何永寧、文國駿

張艾嘉(Sylvia)給人感覺嚴肅,但一談起電影則滔滔不絕,特別是對台灣電影復甦的喜悅,以及香港電影人北上而失去風格的無奈,絕對真情流露。
由08年的《海角七號》開始,到今年紅爆港台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台灣電影成功彈起,但亦有說《那些年》的成功限於其商業、票房上的肯定,而非電影藝術上,Sylvia對此並不認同,而且對執導的九把刀讚不絕口:「我認為商業同藝術、言之有物係可以並存嘅,其實一套電影最緊要捉到想講乜,帶到乜嘢信息,九把刀完全捉到晒,不論喺愛情、友情抑或情懷。」

台電影空間大

對於台灣電影越來越為香港人所接納,Sylvia認為是因為此消彼長的關係:「或者係因為香港電影不斷重覆,反而台灣電影就多咗空間發展,觀眾嘅接受程度都高咗。」
雖然Sylvia於台灣出生,但她對於工作了超過二十年的香港電影也有一番感情,談到近年有不少香港導演也北上返內地拍戲,令香港特色的電影買少見少時,她帶點無奈的說:「可能有太多報道話呢個導演喺內地拍一套電影收幾多億,另一個又收幾多億,又會帶嚟好多掌聲,試問點會唔走?」
Sylvia表示還有少數會堅持留低的導演,其中一個就是她的好朋友杜琪峰:「我成日同佢食飯,講開呢啲話題佢都好火,我明白佢心噏啲乜,我好支持佢,我家都寫緊個劇本畀佢,睇吓佢用唔用啦!」

在《諸神的黃昏》中,張艾嘉以陰暗色調來表達一個死囚的故事。

恍如電影派對

由金馬影展發起所拍攝的電影《10+10》有合共二十位台灣電影導演,每人分別拍攝五分鐘短片,再結合成為一部電影。如此盛大的一個電影派對,Sylvia當然有參與其中,她說:「我好開心可以參與,台灣電影界好耐冇咁齊心去做一件事,亦都係一個好機會同新一代導演交流吓。」
Sylvia所拍的《諸神的黃昏》是改篇自名作家呂政達的散文,講述社工與死囚相處後,寫給受害者父母的一封信。短短五分多鐘的電影,色調陰暗低沉,背景用上一段段的懺悔經文,感覺非常沉重,Sylvia表示今次是特意選這個沉重題材:「我成日喺度諗點解年輕人咁細個就會去做咁殘忍嘅事,仲要係全球性嘅問題,我真係好想探討吓問題究竟出喺邊度?大家要畀仔女感受到愛嘅存在,佢哋並唔係一個人。」片中有不少鏡頭以定格相片表達,原來是別有用心:「少少啦,最主要係我想用相片停頓咗之後,可以畀到人有更多嘅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