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中午時分,從大阪坐火車去京都,五百四十日元,半小時就到了。找到預定的日式酒店,說三點鐘才可入住,於是寄放了行李,便跟同行的朋友沿着古老的石板街一路逛去。
陽光燦爛,天氣涼爽,櫻花開得鋪天蓋地,公園一帶的神社和公園裏,處處花枝招展。適逢星期日,幾乎所有可坐人的櫻花樹下都坐滿了人,有些人佔不到大面積,小小一方塑料布上,也坐着一對喝酒談心的情侶。那陣勢,猶如星期日香港中環或者維多利亞的「盛況」,香港人見了,似曾相識。
往清水寺去的那條石板街上,人多得勝似旺角,來回路上,都是人貼人,潮水一般流動,如是在銅鑼灣崇光門口,我早就逃之夭夭,但念在一場來到,又是京都,便硬着頭皮,跟着人群,前心貼後背上了清水寺。
近幾次到清水寺,都見裝修工程,風景總是遮着一角,寺內櫻花則不如寺外各處開得熱烈,走了一半,已後悔去湊這份熱鬧。趕忙轉出來,只管往人少的小街裏鑽。其實京都風情,都在縱橫交錯的小街裏,沿街的老房子,木門板上都泛着歲月的紅光,拐彎抹角處,一會冒出一大叢櫻花,一會轉出個藝妓,細細碎碎,風韻雅致,這才是古城教人流連忘返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