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南亞發生一次令人畢生難忘的9.1級大地震,地震引發大海嘯,9米(30呎)高的海嘯,不斷撲向南亞沿岸,更撲到東非岸邊,奪走逾22萬條性命。
該次地震震央也是在蘇門答臘島(Sumatra)以西160公里的印度洋,震源深度為30公里,大地震的威力相當於投擲在日本廣島的23,000個原子彈,導致印尼亞齊省廣泛地區損毀,但地震引發的大海嘯卻最具殺傷力,9米高海嘯直撲入內陸幾百米,捲走大批遊客和市民。
海嘯認知不深 死傷慘重
由於事發時正值聖誕假期,遭海嘯蹂躪地區不乏旅遊勝地,包括泰國布吉島和馬爾代夫,海灘上的遊人面對海嘯突然來襲,根本無從招架,加上當時民眾對海嘯的認知不深,以致死傷慘重,當地不少居民也在剎那間家破人亡。
印度洋13個國家均受影響,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印尼、泰國和馬爾代夫等,甚至波及非洲東岸的索馬里和波斯灣的阿曼。經此一役後,南亞和東南亞政府痛定思痛,決定不惜斥巨資安裝海嘯預警系統,並加強國民對海嘯的應對措施。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