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流1:藤原浩再出手 時尚精讀

尚流1:藤原浩再出手 時尚精讀

開卷有益,任何範疇都一樣。時裝往往被歸類於潮流文化的類別中,要有好內容跟靚相,當然要多看不同的潮流雜誌。撞正潮流教父藤原浩又出新書,跟教父風之餘順道吸收一下現時的FashionMagazine風潮!

記者:曾玉瑩
攝影:楊錦文
Model:Olga@StarzPeople
Makeup&Hair:PhyllisKwok

大風吹:街攝當紅

除了資訊性及時事性的時尚讀物,一些關於Snap的雜誌也開始越來越受歡迎,除一向都受歡迎的《FRUiTS》及《STREET》,幾本以Model及各地Celebrity為主的SnapBook也相繼推出。而且除了Snap外,更仔細地以單品將SnapPhoto分門別類,它是不愛讀字的人士的MustHave外,也是另類FashionToolBook。

《TheSnapWoman》

《TheModelSnap》

《ModelSnap》

港日潮神出手
藤原教父發夢

時尚讀物《HUGE》雜誌的前總監DetzMatsuda,去年11月聯同潮流教父藤原浩,推出以Outdoor風為主題的時裝雜誌《OUTSTANDING》火速賣斷後,今年3月決定再接再厲,推出一本以大美國風為主題的全新潮流雜誌《DAYDREAM》。第一水的品牌包括PHENOMENON、WhiteMountaineering、nonnative、WTAPS等,有教父出手,當然也就順理成章包括其2012SS的精選單品推介。

■頭髮長了的藤原浩親身出席新書發佈會。

■《HUGE》前總監DetzMatsuda也有現身。

■內容以大美國風為主題,藤原浩也有擔任Model。

■《DAYDREAM》$159(I.T/28907012)

Edison都愛硬皮書

由法國潮流單位LaMJC出版的《ALLGONE》,繼於哥本哈根、倫敦、拉斯維加斯、洛杉磯、三藩市、墨西哥等地出書後,今次就由CLOT將它引入香港及上海。《ALLGONE》從06年開始,以年為單位,把當年重要的潮流事件及單品收錄其中,堪稱街頭潮流界中的大全。全書252頁,每版都有年度至潮產品。2011年版更精選了高達20款以上CLOT與世界潮流品牌的聯名企劃,不過這書雖然圖多字少,但重達1.4公斤還是只適宜留在家中慢慢嗒!

■Edison(左)跟LaMJC的主腦齊齊現身《ALLGONE》發佈及簽名會。

■《ALLGONE.TheFinestofStreetCulture2011》大作文章,運用潮味十足的豹紋元素,推出黃豹紋和少量黑豹紋兩個版本。$680(JUICE/28810173)

各地潮誌十大Check!

時裝時事
1.《MONOCLE》

幾乎是潮人及文人的指定讀物,由Affairs、Business、Culture、Design統統涉獵,並以世界性的話題,由社會問題到不同的國家狀況作內容,即使是時裝也是由各地不同的時裝資訊出發,深入淺出,如果說讀《MONOCLE》就可簡易地得知當時發生的天下事,也不會有錯。

2.《i-D》

由TerryJones為ChiefEditor及CreativeDirector,其永恆的單眼封面,卻能從玩法到造型都保持驚喜,即使是一向戴超的Karl爺都破例地「單眼」,而其他單眼的猛人更有Madonna、TomFord、Bjork、KateMoss等,由FashionCulture角度出發,每期都會請來不同的Contributor合作,WingShya都曾經是其中一個。

3.《FIGARO》Japon

一向覺得這本雜誌的主要讀者是男士居多,當然它其實從來也沒下過甚麼定義,事實上每期有不同主題,但不離以時裝為主軸,並由不同角度介紹時下流行的時裝秀、最新音樂、電影推介及化妝護膚的單品等。

時裝文化
4.《JIMON》

來自美國的出品,由2010年起推出的季刊,頭部份是以FashionArt為主的StylingPart,後半部則為世界各地不同人的專訪。今期有StephenJones、MikeMurphy及WalterVanBeirendonck等人的專訪。雜誌首部份幾乎盡是無字的Styling相,當藝術相睇也未嘗不可。

5.《commons&sense》

由日本推出的英文時裝雜誌,從Fashion到Beauty都有包辦,以日本東京的時裝人角度出發,介紹流行文化、時裝故事、室內設計、音樂乃至社會議題,Styling相好鬼靚。

6.《HUGE》

以男潮為主的《HUGE》,雖曾被傳停刊,不過4月號先以Reborn為題,5月號則以TokyoCalling為主題,請來一眾日本系的設計師作主,一如以往地有大量型仔Styling相,再次叫Fans放心繼續支持。

時裝資訊
7.《FashionNewsMen's》

最方便好用的工具書,它依着時裝季度而推出的天橋雜誌,可直接找到在那一個時裝周內的那一個設計師的那一個季度系列,看時裝單品看美容推介,都夠簡單又夠一目了然,絕對是老字號的工具書之一。

8.《SPUR》

有如《VOGUE》、《BAZAAR》一樣的時裝資訊雜誌,但路線較為年輕,不是清一色以Hi-end的LuxuryBrand為主,同樣地有FashionShow、各地的FashionHappening及BeautyProducts推介,當然少不了其專題的FashionFeature。

9.《VOGUE》

歷史悠久的時裝書,幾乎每個重要的城市都有其獨立的版本,就連中國在前幾年也有其中文版的《VOGUE》。不過即使語言不同以及所介紹的FashionHappening及專訪有所不同,但內容仍然環繞FashionShow、Mix&Match的美容貼士及不同的專訪。而在各個不同的國家版本中,以日本及英國版最常有驚喜。雜誌以外,就連其ChiefEditor都輕易成為時裝圈內的紅人。

10.《littlething戀物誌》

由深圳推出的一本以中國新女性為主的創意生活月刊,每期都以一特定主題,探討相關的時裝、創意、文化、音樂、飲食、旅行、設計及家居的讀物,而題材更不限於中國本土,香港、日本、倫敦及世界各地的資訊都夠Update,完全與國際接軌,風格有點兒像日本的《裝苑》。

經典回顧

■《VISIONAIRE》由包裝到內容都一絲不苟,不是雜誌一本咁簡單!

■本地時裝教母JoyceMa早在九十年代同時推出的《JOYCE》時裝季刊。

■《i-D》比起本地更多雜誌更早於同一期推出幾款Cover。我要12個!

■只有《VOGUE》才有Power叫九十年代的三大超模聚首作封面女郎。

■《BAZAAR》1956年以柯德莉夏萍作封面絕對吸引,到現時仍具收藏價值。

■無得傾,數潮流雜誌,不得不數不少女生學生時代的ImageGuideBook《non-no》。

■《VISION》為國內打造的時裝雜誌,內容及當中的Styling絕對跟國際接軌。

■《COLORS》以未剪臍帶的初生BB作封面故事,代表着新雜誌新面貌。

■奶氏出品的《CREAM》雖然停刊,但內容到紙質到現在仍叫人覺得靚到嘩嘩聲。

■《變型虫》是不是型人的誕生地?同樣以Artist作封面,但每期的玩嘢造型正到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