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醫藥股於內地限價壓力下,去年盈利仍錄得上升,但應收賬及負債問題漸趨嚴重。其中,泰凌醫藥(1011)去年底應收賬高達24.1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全年營業額87%最誇張,當中又有7.45億元屬逾期又未撥備的應收賬,一旦客戶賴賬,撥備便「撥到手軟」。
應收賬佔營業額87%
泰凌去年營業額27.58億元,按年增3.4%,純利增八成至2.34億元。不過,集團去年底應收賬增加38.6%至24.1億元,相當於全年營業額87%,增幅亦遠較營業額為大,反映客戶拖數更趨嚴重,當中逾期又未撥備款項佔35%,有超過億元更逾期一年。
另外,泰凌亦有將應收賬款抵押予銀行換取融資的習慣,但金額由2010年的3.67億元,大幅降至2011年的5983萬元。泰凌去年四月上市,現價較招股價4.54元,潛水69%。
賬目堪憂者,還包括聯邦制藥(3933),縱然集團去年底應收賬減2.4%至25.1億港元,但去年純利卻大退倒九成的,下半年蝕逾2億港元,毛利率大減11個百分點至28.6%,計息短債達到31億港元,經營壓力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