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薄熙來落馬後,他主政期間推出「唱紅打黑」的「重慶模式」遭中央否決後,薄去年調整部份行政區劃,將原本經濟繁榮的萬盛區與貧困的綦江縣合併,設立綦江區,引起民間、特別是萬盛區民眾的強烈反彈,批評猶如硬把東、西德合併,最終拖垮西德的經濟。
憂小企業倒閉
合併前的萬盛區位於重慶市南部、渝黔邊界,距重慶主城區89公里,與南川區、綦江縣和貴州省桐梓縣接壤,面積565.76平方公里,轄萬東鎮、南桐鎮、青年鎮、關壩鎮、叢林鎮、金橋鎮、石林鎮、黑山鎮八個鎮,萬盛、東林兩個街道,總人口26.78萬人。但去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重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萬盛區和綦江縣,設立綦江區,面積2,746平方公里,人口117萬。
合併後成立的萬盛開發區,多是原萬盛原居民,他們不滿與貧困的綦江縣合併後經濟變差。區內餐廳服務員說:「今年的生意差了一半以上,大家都感受到撤區的蝴蝶效應了。」當地網絡討論區萬盛仙人版充滿原居民的不滿:「唉,本地有名的餐飲企業已經停業轉讓出售。」據有關人士透露,另一萬盛著名本地品牌,「鼎堂香,也馬上面臨停業轉讓出售,3月以後還不知道多少小企業微企業倒閉」。有網民指,當地有人跳樓,未知是否與經濟轉差有關。還有網民稱,萬盛的公務員現只發原工資的70%,質問說:「沒錢發,這就是重慶搞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