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絡曾盛傳,薄熙來事件最快要到7、8月中共元老及高層聚集北戴河度假時才定案。出人意料的是,在宣佈免除薄熙來重慶市委書記職務26日後,北京又宣佈撤銷其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北京為何突然加快處理薄熙來的節奏?事件對中共十八大有多大影響?
左派肆無忌憚挺薄倒溫
薄熙來案與陳希同案、陳良宇案最大不同的是,薄熙來主政重慶時以唱紅打黑樹立政績,並以政府資金贊助左派學者研究、宣傳重慶模式,將自己包裝成新「左王」,進而將角逐更高權位的權力鬥爭包裝成路線鬥爭,以致他被免除市委書記一職,立即在輿論、軍隊、經濟等方面引發震盪。
在輿論方面,薄熙來被免除市委書記後,左派學者、網站繼續肆無忌憚地挺薄倒溫,攻擊中央的決定;在軍隊方面,高級將領中的太子黨因挺薄倒薄而出現分歧,《解放軍報》接二連三地發表社論,強調軍隊要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指揮」,彰顯軍中震盪之劇烈;在經濟方面,高層權鬥持續甚囂塵上,不只令股市震盪加劇,也令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爭議再趨尖銳。
當年,陳希同、陳良宇都是同時被革去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職務,雖然他們在北京、上海各有親信,但完全沒有能力對抗中央的決定。今次,北京先免除薄熙來市委書記職務,擺出慎重其事、有待進一步調查的姿態,顯然是考慮到薄熙來影響力,以防貽人話柄,但反而加劇了震盪。
或許,薄熙來的支持者,包括學者、軍中太子黨,原本期望透過各種途徑向中共高層施壓,以挽救薄熙來的命運。但是,輿論震盪、軍隊震盪、經濟震盪,顯然是中共高層,無論是江澤民、習近平,還是胡錦濤、溫家寶,都不能容忍、不能接受。如此一來,權鬥各方反而達成快刀斬亂麻的共識:先清除了薄熙來這個亂源,展現高層的和諧,再去幕後談權力分配!
李平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