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美國直擊】
「他把學生當成孩子,非常投入的栽培他們。」《蘋果》記者昨走訪方勵之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ofArizona)的同事和學生,獲悉20年來他與內地的天文物理學界聯繫緊密,為國家培養了許多人才。「他一直是內地天文物理學領袖!」學生John說,方教授很想回國,因為母親的墳墓和哥哥都在內地,雖多次提出申請但不果,方曾慨嘆地說:「有生之年可能回不去了。」
記者:楊倩
「他不是政客,而是中國士大夫的典範,不為己而為人,真誠而有社會擔當,但在現在這種政治氣候下,內地不可能報道他。」曾被方勵之指導的內地研究生John,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內地天文物理學,尤其是宇宙學領域稱得上專家的幾乎全部是方的學生,「在他眼裏沒有不好的學生,每一個指導過的學生,他都清楚記得!他對學生是特別用心。」John今年2月才和一些內地來的學者一同探望指導過他們的方教授。談起20多年前的學生,方教授如數家珍。
「他和內地的學術圈子聯繫其實非常緊密!」辦公室位於方勵之辦公室斜對面的物理系教授蘇淑芳告訴《蘋果》記者:「內地來的學生、訪問學者從未間斷出入他的辦公室,他協助他們爭取歐洲的項目和基金,每年都有最少一兩個學生受惠,甚至基於政治原因,研究成果不能放上他的名字,但他都無所謂,感覺就是他把學生當成孩子,非常投入的栽培他們。」
「他從來不主動談過去」
《蘋果》記者前日走進方勵之位於物理系的辦公室,裏面非常整齊,幾面靠牆的書架都擺滿了書,牆上還掛着學校給他的傑出教授的嘉許,以及一個以他樣貌作造型的浮雕。黑板上還留着奮筆書寫的密密麻麻的算式,以及一句話:「butfireburnedbeneaththeashes」(薪火相傳)。此句的語境已無法考究,但此時看來別有意味。方的確把自己燃燒到最後一刻。去年兩度住院,更曾於11月一度危殆,但今年春天一開學,他馬上又投入工作。方20多年來每天早上6時許起床,8時前駕車返回學校,直到下午4、5時回家,妻子李淑賢不放心他的安全,早前常陪同上班。
記者所見,辦公室裏擺滿學術書籍的書架一隅,也放着幾本關於六四、中國時政的書,包括他離開中國前、1987年自己出版的作品──《我們正在寫歷史》。「他從來不主動談過去或者談政治,我覺得他首先是一個科學家,追求真理。而這與他對社會公義的看法是一致的。」天文系教授樊曉暉說。
晚年鑽研學術新領域
樊曉暉表示,方勵之近年一直專注於13億年前,宇宙體積很小的時候第一批行星的誕生:「這個領域非常新,70多歲還在研究最新最活躍的領域真的很難得!而他過去三年發了15篇論文。以他的年紀完全可以退休,但他就是喜歡帶學生、做研究,將之視為樂趣。」
物理系行政人員Soraya女士說:「我們都很掛念他!他是那麼的慷慨,每逢有甚麼慈善募捐他都是最多最快!你看這份是他去世那天原來準備用的筆記,竟然是最後的了。」物理系辦公室剛送走連日收到各地寄來悼念方教授的花。據悉,部份內地學者將趕來參加方勵之在周末的葬禮。而流亡美國的民運人士將於21日,在紐約為方舉辦盛大的集思會。
同事學生表哀思
天文系教授樊曉暉:
‧「他這樣高的知名度,但一點架子也沒有。小孩子的生日會請他都會到,平時買菜、聽音樂會經常能碰到他。」
學生John:
‧「方老師性子急,有時候說起來滔滔不絕而且聲音很響像是罵人,都有女同學被嚇哭過。但其實他一心想幫學生迅速解決問題。」
物理系行政人員Soraya:
‧「有一天從停車場到辦公室途中見到有工人在施工鑽地,方教授覺得有趣,就停下來看他們。他事後認為就是那些地底深處的塵土和細菌令他患上亞利桑拿山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