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黑紙》面世,一張A5紙寫滿食字「黑句」,擊中八九十後腦神經。硬把《黑紙》歸類,逃不出「獨立」兩個字,但大腦林日曦抗議:「你只能夠說我們是失敗的商業雜誌。」下月《黑紙》不再免費,因為無以為繼,更不是自娛自high的刊物,另一大腦陳強說純粹打飛機的雜誌不值得生存,「做咩要全世界養你?」
記者:周燕
攝影:潘志恆、楊錦文
鳴謝:Kubrick(23848929)
信念,做應做的事
《黑紙》2010年面世,標榜「偽文學雜誌」,後來又變身為「偽娛樂雜誌」,今年則化身「偽廣告雜誌」,由每月變成每星期出版,由售價一元變為免費。就是一個「偽」字,已經道出《黑紙》風格玩嘢,說它是幽自己一默也好,是諷刺別人也好,總之就是不甘被歸類。偽廣告雜誌,所謂何事?林日曦說:「我們最新口號是『黑Sell黑色信念』,一般廣告Sell商品,我們就Sell信念。有些信念,看似負面,其實能帶出正能量,就是黑色信念。黑色信念,也是缺點,是一些永遠改不掉的缺點,但我們認為那是性格,是自己的一部份,所以不應改掉。何不用來發揮一下,或者對世界有正面影響。」直到這刻,《黑紙》硬銷過的黑色信念,包括空白、盲目、貪心、迷失、黑暗、顛覆。梁振英當選新一屆特首,《黑紙》本來條條金句,變成整頁黑色,只寫了一句:「梁振英當選,黑紙做應當做的事。」三子信念之強,不下報紙檔任何一份時事雜誌。
林日曦說:「上年年尾,我們搞了一個偽娛樂雜誌追悼會,其實是一個讀者意見分享會,有人認為《黑紙》好型,不應賣廣告。我們好衰、好反叛,你越不喜歡廣告,我們越要叫偽廣告雜誌!」陳強補充:「平時的廣告雜誌好鬼悶,聽到想熄機。」林日曦即說:「好像甚麼卡士蘭、碧桂園廣告雜誌。」他們覺得廣告雜誌能夠推銷商品之餘,也可型,也可有內容,商業與藝術可以平衡。
短視,但黑句不變
玩了兩年,《黑紙》大變了兩次,別人好奇是否有甚麼不對勁?林日曦說:「我們發覺一個月出一次,讀者常在等緊的狀態。以前讀者買完,用三幾日或者一個星期消化內容,已經開始等待下一期。這是簡單數學、供求問題,大家覺得應該出密一點,我們便出密一點。」陳強說:「這是香港的一個現象,所有東西熱不過一、兩個星期。你看DrawSomething(App)已經Out了!每星期出版,讀者看到再Share給朋友,剛剛好又到下一期。」三子性格各異,但都好怕悶,林日曦說:「我們比一般香港人短視,《黑紙》只出一張紙是因為方便變。對於我們來說,想一兩個月後的事已經是很重大的Planning。」陳強說:「每一期我們都希望有些新意,可能是很微細的,可能是你察覺不到的,但我們已經很興奮,這些小變化琢磨了很久,好像有時倒轉寫,有時號碼倒轉排,有時紙角爛了,給自己一點新意。」
不變的是一直創造大量「黑句」,食字、玩字、有Punch,比如「幼稚是很幸福的!但當你明白這句話時,你已經不再幸福了」、「世上最黑的事,是白事」。先不要理會你有多認同他們的世界觀,至少文字擲地有聲,正中年輕人下懷,覺得有型有態度。三子商台出身,知道年輕人愛甚麼,陳強說:「好中的一句要放在最後,無意義、無需要、無人聽的,要被淘汰。」林日曦嘗試為「黑句」分類:批判、感性、幽默(或搞笑),「阿Bu(另一大腦)寫的以搞笑、感性為主,因為他的性格比較隨和;陳強寫的多是批判、搞笑;我就以批判和感性為主,因為我最缺幽默感,性格比較認真。」
獨立,不是打飛機
《黑紙》有態度,算是獨立雜誌吧?林日曦卻斷言不是,「你只能夠說我們是失敗的商業雜誌,或者不是成功的獨立雜誌。」林日曦說:「獨立意思是,不考慮市場,純粹打飛機。」本來一元一張,現在改為免費派發,由六、七萬讀者,上升至二十萬讀者,算是成功,也是失敗,因為贏了讀者人數,輸了營運條數。林日曦宣佈5月11日起,變回一元一張,「我們希望《黑紙》能夠自負盈虧,蝕少少還是可以的。」《黑紙》在意市場,才做市場沒有的東西。陳強說:「純粹打飛機(的雜誌)不值得一定可以生存,做咩要全世界養你?」
陳強和林日曦都覺得市面上,能夠持續地吸引他們眼球的雜誌不多。陳強說,一本令他有心跳感覺的雜誌才是他想要的東西,而能夠做到這點的是音樂雜誌《MCB音樂殖民地》,但已經停刊。
獨立文化誌
雜誌的創作空間和可能性是其他媒體所不能取替的,主流之外,原來還有不少獨立出版的文藝雜誌,值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