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呆滯拖累 上月僅增5.3%中國進口差過預期近半

內需呆滯拖累 上月僅增5.3%
中國進口差過預期近半

【本報訊】中國3月份進口增幅只有5.3%至1603.1億美元,遠遜市場預期的9%,反映內需減弱,市場對中央「放水」的期望只隔一天便大逆轉,由「放水」機會微,轉為短期內會降存款準備金率50點子。 記者:周燕芬

在歐債危機陰霾下,中國今年首季進出口總值只有7.6%的單位數增幅,至8793.7億美元,是2010年以來最低增長,反映進出口表現疲軟。首季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

放水憧憬閃電重燃

中國3月再次錄得貿易順差53.5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貿易逆差32億美元,因為出口於3月錄得較佳的8.9%增幅。
澳新銀行發表報告指,這意味本周五公佈的首季經濟增長或優於市場的預測。
法興報告則認為,貿易順差有助銀行流動性放鬆,支持中國貨幣供應增加。
由於內需動力疲軟,滙豐、法興料將促使當局推行寬鬆措施,短期有望降存款準備金率50點子,以及推出促進消費措施。
中信建投宏觀報告指,受制於內地需求不旺盛,未來政策上應該有微調,信貸上應有所放鬆,並會有側重增長的措施,不過,利率於短期內不會下調,準備金率則會輕微向下。
展望外貿未來走勢,花旗料外貿活動未來數月仍會呆滯,增幅維持在單位數字。而人民幣升值相當緩慢,料全年只有1%。全年貿易順差約1100億美元。法興指美國經濟前景正再度轉弱,中國出口仍未脫困。滙豐亦認同中國未來數月出口仍會進一步放緩;油價上升亦會壓抑發達國需求。
3月進口表現遜色,法興分析原因是進口商品價格回落,與出口相關的進口半製成品減少,以及內需亦存在問題。海關報告指出,首季鐵礦砂進口1.9億噸,增加6%;進口均價為每噸137.1美元,下跌13.4%。而進口鐵礦石和原油量增加,花旗指反映價格回落刺激建立庫存。

出口升8.9%超標

至於出口,3月份升8.9%,優於市場預測的7%,達1656.6億美元,亦優於首2個月平均6.8%的增幅,主要是出口往美國增長達14%所致。
花旗指出,中國首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424億美元,按年升22.9%,將會增加在貿易和貨幣上的爭議壓力。
出口貨品中,以機械設備表現最佳,首季增長12.4%至839.6億美元,增長12.4%;紡織品出口表現最弱,只升1.4%至204.4億美元。花旗分析,勞工密集的貨品出口顯著,除外圍需求疲弱外,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均削弱了出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