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公立醫院的兒科深切治療部(PICU)被雙非嬰攻陷,曾任職瑪麗醫院兒科顧問醫生的藍章翔表示,雖然雙非孕婦很少在港誕下早產嬰,但她們很多時因產檢不足,容易誕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其他隱性疾病的嬰兒,須佔用兒科深切治療部病床,她表示若政府能資助本地高危早產嬰及有慢性肺病嬰兒接受抗體治療,減低入院風險,有助減輕公院兒科的負擔。
她指出本港現時未有嬰兒感染RSV死亡數據統計,美國則每年約有400名嬰兒因而死亡,香港大學以往曾有研究,分析2003至2006年間,每1,000名六個月下的嬰兒,約3人因感染RSV而住院,平均住院期約四天,比流感住院期三天還要長。本港RSV的高峯期為每年3至6月,健康或足月嬰兒一般感染後症狀輕微,但研究顯示早產嬰一旦感染,容易引致細支氣管炎、急性氣管炎及肺炎等較嚴重併發症。《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