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一再否認自己是「三低」特首,將民望低歸咎於建制派有兩位候選人。不過,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昨公佈特首選舉跟進調查,發現梁振英當選特首後,28%市民對香港前途信心減少。董建華及曾蔭權上場後,市民因而對香港前途信心減少的百分比均不足5%。有近六成市民不滿整個特首選舉過程,明顯較過往三次小圈子選舉高。
記者:陳雪玲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3月27日至30日,就特首選舉電話訪問了逾千名市民。調查顯示,市民對梁振英治港沒有信心。梁當選後,28%受訪者表示對香港前途信心減少,這個數字遠高於董、曾年代。董建華1996年上任時,僅得4%市民因而減少對香港前途的信心;曾蔭權2005年接任時,更只得1%。
因為梁振英上場而對香港前途信心增加的,僅得20%,與曾蔭權2005年的52%,足足少逾30個百分點。2005年曾蔭權接替董建華時,81%市民認為曾蔭權做特首會更好,如今曾退梁上,認為梁振英會比曾蔭權做特首會更好的,只得47%。曾蔭權上任時,只有不足1%市民認他會做得比董建華差,但估計梁振英比曾蔭權做得差的,就高達20%。
59%市民不滿選舉過程
今次的小圈子特首選舉期間,黑材料滿天飛,有59%市民不滿整個選舉過程,不滿率是歷屆最高,1996年、2005年、2007年三次特首選舉,市民對選舉過程不滿的比率,分別為31%、30%及22%。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分析,曾蔭權是公務員出身,為官多年,他上任時市民期望較高;而董建華當選時,港人雖然對他陌生,不過他的「好人」形象已建立,而且甚少負面新聞。反觀梁振英,從政多年港人仍摸不透他,而且對他顧慮日深,如質疑他是否共產黨員等,「接任處境當然冇曾蔭權嗰時咁眾望所歸」。
學者憂難以有效施政
至於市民對選舉過程不滿率達六成,鍾劍華認為是基於對小圈子選舉的不滿。他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舉辦的「3.23民間全民投票計劃」,22萬參與市民逾半投白票,足證市民認為在此制度下產生的任何當選者,他們都不可接受,六成不滿率正是市民情緒的投射。
鍾劍華認為,如何爭取在建制派有話事權的人支持,才是梁振英上任後的最大挑戰。因為現管治班子、諮詢機構以至各界別的掌權人都分成兩派,雙方若不和解,將難以有效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