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企風暴越演越烈,公司董事跳船更成為極危險訊號,民生國際(938)行政總裁張化橋上任僅半年,便打退堂鼓,辭任公司職務,拖累上周四股價急瀉9%。寶勝國際(3813)今日恐面對同一困境,集團宣佈執董及首席執行官張挹芬以健康為由請辭,昨日生效,空缺由吳邦治補上。張氏2010年初始被委任為首席執行官,負責監督整體策略、規劃與日常營運及管理。
本報統計近年多隻董事上任不足一年便跳船的股份,股價於宣佈董事離任後1個月內,全數錄得下跌,最嚴重者更有股價急插九成。專家建議,短期宜先行避開董事跳船股自保。
民生失明星效應 宜沽貨
近期不乏上市公司高層初上任不足一年,高層位未坐暖便告劈炮,不計民生,由去年10月至今,有5家公司出現如此狀況,包括中國動向(3818)、中國公共採購(1094)、中國金融租賃(2312)、創益太陽能(2468)及美聯集團(1200),股價於1個月內下跌7%至90%不等。其中,業務透明度高的美聯較早前出現兵變,雖然可視為個別例子,但該公司宣佈原副主席黃錦康離任當日開始計算1個月,股價亦要下挫18.3%。
近期民企亂局未定,公司業績期過後,亦有可能掀起新一輪董事跳船恐慌。海通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認為,市場對這種董事突然跳船的看法會比較負面,因投資者擔心相關公司之後再有重要職位換人,經營方針會有大轉變。至於剛出現張化橋跳船的民生國際,郭家耀則認為,之前看好民生的投資者,可能因為有名氣的管理層加入,該高層離任後失去明星效應,投資者可考慮先行沽貨離場。
民生國際本來是從事珍珠及珠寶首飾產品業務,於去年9月開始進軍內地民間借貸業務,至於原瑞銀董事總經理張化橋,亦一早認定內地小額貸款業務的發展潛能,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不過,張化橋上任只有6個月便辭職,他近日於微博上為民生辯護,指該公司是一家管理嚴謹、營運健康的公司,並對管理層和員工非常尊重,他指:「我對別人沒有任何抱怨,我抱怨自己。半年來,我對自己的工作成績很不滿意。」本報記者昨日曾向張化橋查詢離職原因,後者未有進一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