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記住《黃色潛水艇》美術指導的名字,於是那個夏季揹着背囊初次踏足歐陸,到了德國殷切在各地的書店尋找HeinzEdelmann。沒有互聯網的時代,行萬里路除了眈天望地同時也為了訪萬卷書,留學美國主修平面設計的井蛙,採購名單出現這名字簡直代表孜孜不倦,拿回去幾乎可以向系主任邀功。再加上,唸了兩個學期我的意志開始動搖,路線傾向繪圖越來越明顯,取經對象鎖定得實在太合適了。當時同學們最心儀的偶像,是東岸PushPin工作室領導人MiltonGlaser,他那本卜戴倫海報作封面的個人專書是公認的《聖經》,家喻戶曉的口號「我心紐約」出自他手筆,由他創辦兼打理美術的《紐約雜誌》,畢了業都捨不得終止訂閱。艾杜曼有點似格雷薩失散的舊大陸表兄弟,在阿美利堅認識的人不多,小青年哪一個不喜歡標新立異,冇嗰樣整嗰樣最能夠滿足虛榮。
他的作品原來在原產地也不好找,美術設計那欄遍尋不獲,反而在兒童讀物叢中發現蹤跡,趾高氣揚的怪獸熟口熟面,犀利早在《黃色潛水艇》領教過。雖然不諳德文,還是買了兩本,意外的是櫃台宣傳冊子有他設計的書籍封面,面積小但印刷精美,當然順手帶回家去。捉襟見肘的學生歐遊盤川有限,購買紀念品嚴重遵守三思而行古訓,幸好到處有免費單張明信片,協助締造窮風流。那次旅行還在巴黎買了幾張四十五轉黑膠唱片,包括賴納柯翰現場錄音的一首《我必須整晚跳舞嗎》,後來撤離三藩市全部放棄,狠心得教自己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