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不是夜貓子,或許不曾察覺在眾人熟睡時,家門樓下正有個小社區不動聲色地聚集起來。如果你不是報販、頭班車司機,或許從沒有機會目睹這個墟市在天亮之時,了無痕迹地消失。天光墟(叫天未光墟更貼切),這個在時間及空間夾縫存在的小社區,其實藏着很多寶物,在地攤淘來淘去,是一次奇妙的尋寶過程。
記者:周燕
攝影:周旭文、林栢鈞
早上四時 尋寶開始
清晨四時,紅磡寶其利街一帶的店舖已關門,報販仍未叠報紙,麥當勞還未供應早餐,但這裏已經一片熱鬧,因為天光墟小販陸續從紅白藍膠袋掏出貨品,擺好攤檔,四處都是來淘寶的人。紅磡天光墟規模不小,範圍包括寶其利街、明安街、黃埔街、觀音街等街道。地攤貨品可算包羅萬有,衣服、鞋、化妝護膚品、飾物、相機、電子遊戲機、家庭電器、音響器材、電話、雜誌、影碟、書、郵票、銀幣、玩具、家具等等,你想像到,或你想像不到的,都可在這裏找到。這些貨品有新有舊,問小販如何找到這麼多貨品,他們只說:「人哋畀嘅!」
每個地攤立立雜雜,貨品看似差不多,但只要細心一看,可以看出各攤各有主打。觀音街有個地攤特別多化妝品、護膚品,還未開封,相信是新貨,多是不知名的牌子,價錢則十分便宜,好像一盒手掌般大、二百克的潤膚露才五元,一盒唇彩才二元,真假無人知;有個地攤專賣郵票、貨幣,價錢比較貴,好像一套中華民國郵票,售價$350,另一套舊貨幣則叫價$900;另一檔主叫William的地攤,就特別多介紹古董的舊雜誌;要數抵買受歡迎,可能是一些舊電子器材,不時在地攤見到一些只售數十元或百多元的攪拌機、微波爐、音響器材、電子琴,而且通常問價時,小販都說:「有人買咗喇!」如果夠耐性及運氣,更可能淘得名牌貨,好像採訪當日在觀音街一個地攤,就找到一對舊Nike波鞋及名廠高跟鞋;又在另一個地攤找到看上去還很新淨的CalvinKlein及Levi's501牛仔褲,只售數十元,但卻不知真偽。
七點前鳥獸散
別以為來天光墟的人都是老人家,其實不時遇到年輕主婦及後生仔。好像吳太就專程從觀塘來這裏選購家庭用品,還帶着一個大袋,「師奶仔咩都想慳嘛!」也有很多遊客及菲傭、南亞裔人,檔主說:「香港人不要的下欄嘢,菲傭卻會買來一整袋,寄回去菲律賓。」來自印度的Sam是遊客,住在紅磡,當日跟朋友專程來天光墟買東西,開開眼界。有人還會專程來挑大件家具,召的士搬走。
五時半,天濛光,地攤鄰近的茶餐廳、報紙檔陸續開門。六時,開始天亮,路上陸續有巴士、小巴行經。七時,食環署的職員到場,小販陸續收拾貨品,不消數分鐘,整條街回復午夜時的無人狀態,天光墟了無痕迹地消失了,有種「舞榭歌台」的欷歔。
80後 淘盡全港九
80後阿Da,六、七年前還在讀大學時已經愛逛天光墟,足迹遍及深水埗、紅磡、觀塘、藍田等地。阿Da第一次去的是深水埗天光墟,早上五、六時,幾百米長的道路上擺滿地攤,聚滿人群,感覺震撼,「好正!抬頭看到天空很大,正在變色,感覺很好,太壯觀了!」也試過年卅晚跑去淘寶,卻被阿婆勸退,「年卅晚,無人擺㗎喇,返屋企瞓喇!」去得多天光墟,有次還索性跟朋友一起擺賣,「朋友的朋友着草,留下一堆生活用品。」最後賺了二百多元,開開心心飲早茶去。
街坊去天光墟,多數想以低廉價錢購買日用品,只想慳得就慳,但阿Da卻抱着探險心態,「像是去發掘寶藏,當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阿Da大學時修讀創意媒體,喜歡攝影和畫畫,在天光墟買了很多舊款菲林相機,但並非甚麼古董,每部大約以20元購得,「你不會找到Leica這些大牌子,因為連阿婆都知道它們值錢。」即使只是平價貨,她卻當作寶貝,「我真的很喜歡聽『咔嚓』聲!」其中最喜歡的,是Konica一款黑色膠殼相機,「它拍出來的照片,人的眼睛會出現菱形的光,很有趣!」當中有些已經壞掉的相機,阿Da就當玩具收藏,因為舊相機的外形、用色、閃燈、按鈕都充滿藝術感。除了相機外,阿Da還在天光墟買過陶瓷公仔、黑膠唱片、懷舊玩具等,「這個陶瓷公仔,我只用了十元八塊買得,它的手還用膠袋套着,是新的,可能是貨辦。」
舊物說故事
「不需要八卦貨物如何得來,他們(天光墟小販)多是從垃圾堆中拾來,又或者是出賣自己的收藏。反正他們取得的貨色,是你不懂門路入貨的。」每個小販都有自己的搵食渠道,天光墟就是晒冷場地,所有可能性同一時間出現。「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實在太不同,所以他們會把家中一些東西賣給我,而這些東西我覺得很有價值,他們卻覺得一文不值。因為這樣,所以仍有人去天光墟買東西。」那裏的眾生相是另一番體驗,「去天光墟自然期望有很多地攤,但在深水埗天光墟,你會看到地攤之間夾雜了床鋪,睡着露宿者,我就蹲在他們旁邊揀貨,心想會不會打擾人家睡覺。」阿Da又說:「有些貨品,你看得出是情侶鬧分手後,被棄掉的!」有次她在天光墟找到一張陳年結婚相,「可能這對夫婦離婚後,把照片棄掉。」
阿Da愛逛天光墟,無非與她愛舊東西的情意結有關,「我一直很喜愛舊的東西,好像我很喜歡老人家。因為我覺得舊東西有很多歷練。我爸爸也很喜歡收藏舊銀幣,可能受到他感染,他常常對我說,家中張凳仲老過我。如果不當它們是死物,它們的見識多過我。」阿Da不時四處執拾舊貨,好像之前牛頭角下邨清拆時,跟朋友去了尋寶,找來一些爛信封、發黃紙袋等,其中包括一張陌生女人的證件相,「這個人拍照時的一瞬間,就在我手上,從她的眼鏡,我估計她當時在我不曾經歷的年代。我會想像,某天會否在茫茫人海中遇上她,然後告訴她,照片在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