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新媒體設計師 拗頸爆攞獎

非常人:新媒體設計師 拗頸爆攞獎

誰說路只有一種走法?HenryChu(朱力行)固然不相信。他不煙、不酒、不偏鋒、不盲目、不循傳統、不用吸塵機,卻滿腦點子,目的只是如何讓城市變得更美好,哪怕大家也認為生活已經過得很不錯。剛在香港設計師協會拿下了20個年度獎,包拗頸的執着,原來是一道城市之光。

撰文:梁東
攝影:陳盛臣

關於朱力行

新媒體藝術家,網頁設計師。98年新西蘭電子工程系畢業後回港,04年開始設計工作室pill&pillow,一年後作品即獲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銅獎,翌年更獲兩金獎,包括倫敦國際廣告金獎。其作品剛贏得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多個獎項,金銀銅一一齊備,其中我城最佳組別(HongKongBest)更囊括了四個獎項。

網址: http://www.pillandpillow.com


處事毋須太感性

兩代前他家境不錯。嫲嫲是知識分子,在上海教書,社會地位不錯,家裏做珠寶生意,文革前算有點錢,後來帶着爸爸來香港,由零開始,在上水開農場養雞;而爸爸則選了行船,打算一邊讀書一邊掙錢,更是香港其中最早一個華人考獲英國特級船牌。他說,爸爸做事有理據,教他處事毋須太過感性——潛台詞是:事情達到要求,核突也得接受。「老竇那種根本不算甚麼功能美學,他只考慮功能,沒有美學。」最經典例子是買了本厚厚的書回來,輾轉想帶出街睇,於是索性搣成兩半,然後求其攞張膠紙包住書脊,自行分做上下兩部。「我在缺乏美學訓練的環境下長大,覺得enjoyment很罪咎,所以很想擁有,而且想擁有更多。」後果是曲線地火上加油。
留學新西蘭,他眼界大開,先24小時不停接受MTV頻道的視覺衝擊,最喜歡Beck、Blur、DaftPunk及Air等樂隊的MV,覺得很Cult、很型,而Radiohead那些音樂,更是啟蒙,「播一次,腦裏面就點Fing都Fing唔甩」;後來更一頭栽進美國職籃,慢慢開始留意《SLAM》雜誌的排版、Nike所有的籃球廣告(當然少不了MichaelJordan)、儲UpperDeck球員卡、研究球隊吉祥物同Logo角色。「Magic因為位於Orlando,有迪士尼元素,用星星做Logo的做法很聰明。」同期開始留意網頁設計。

■大部份設計師對文字不敏感,Henry是名例外的愛書人。

愛音樂喜歡自學

如果說爸爸受邏輯訓練,HenryChu是反因循的。他會問,然後自發找答案,並從找答案中自得其樂。「當年,全部人跑去用SmartPhone的時候,其實我覺得那時代的電話唔算太Smart。」小學時,不知從哪裏看到關於香港區徽的書,發現徽號「拆開了,一邊是龍,一邊是獅,很有意思。」他也會刨小開版的《國家地理誌》,哪個國家的首都在哪、人口幾多、特產是甚麼,以致風土人情,一併將之吞進腦去;他書看得多,也看得雜。「很多人讀書為了學歷,但如果真心想追求知識,就唔一定要去返學。我自己喜歡音樂,琴學到五級,但唔鍾意練,亦唔鍾意聽人講,唔鍾意畀人教,只喜歡自學。」電子工程念了一半,覺得將來一定受不了實驗室裏的陰陽不衡,把心一橫決意鑽研網頁設計。
畢業後,Henry進了一家一人公司做程式設計員,邊助老闆開發Program做證券買賣,邊開始自學網頁設計,一年後轉到一家網站公司,負責簡單Design。到了第三份工,適逢科網股興起,他正式入行做WebDesigner,並建立個人網頁。三年後開自己公司,那年他28歲。「一直很介意自己無正式讀過設計,群住一班真Designer,佢哋講嘅我有一半聽唔明,覺得好遙遠,甚至有少少傾慕佢哋。」後來,他到理工當客席講師授創意課,才發現念設計的人,思考有點像倒模,反而自己白紙一張,還有點優勢,正是「白色等如零,唔係正,唔係負」,才得以打破這個多年來的迷思。

■Henry公司結構精簡,長期將人數保持在十人以下,大部份同事均從事創作,班底多年還是一樣。

■Henry說,他比人用多五倍時間,卻不會比人多掙錢,但投放下去的這些時間,還是證明了些事情。

■除了一堆本地獎,以及分別於09及11年獲得的一對康城銅獅以外,06年憑作品《ForgottenWar》在倫敦國際廣告獎奪金。Henry一人包攬概念、設計、編寫程式及音效製作,翌年更成為評審。

吸塵機思考空間

關於迷思,生活裏面又實在有太多例子可舉,誠如他的吸塵機。「吸塵機好嘈、難擺,又噴熱風,條喉會掃跌屋企嘢。我屋企好簡單,無餐枱,只有一張四方形几仔,又無吸塵機,掃地好,當然掃帚把也有掃帚的問題。」有時候Sacrifice(犧牲)一些事情,最後會更開心,但與其夾硬,不如給生活留多點思考空間,循規蹈矩有時候只會是種軟弱無力的投降。
「當年為公司寫簡介時,為定位的問題想了很久,最後還是簡單一句『ADesignStudioThatRefusesToBeOrdinary』(一家拒絕平凡的設計工作室)。我唔覺得平凡係錯,只係有能力,就應該WorkFor一些可行性;或者,問題已有人解決了,只是解決方法未必最好。行新路,會讓你找到很多答案,雖然可能會錯。然而避開Majority(大眾)得到的驚喜,可以係好大。」成本呢?「用最大路方法做,係安全,但資源就會攤薄。唔好玩,咪唔玩囉,食過唔好食,咪唔食囉!其實大眾選擇好多時都唔Work,只係因為大家習慣至繼續用落去。唔係每一個人都要拗頸,但選擇永遠可以更多,更好;但忽略其他可能性,更好;但忽略其他可能性,最後就會失去選擇。我哋講緊點樣可以行好一條路。」

重要獎項及作品

■挑戰傳統感官分工,純以手指觸碰及擺動iPad來運作,不再因技術規範而阻礙創意發揮。

■觸屏進行混音、人聲或其他音源的創作,毋須懂基本樂理已可創作音樂,獲FWAMobileofTheDay獎。

■網址「ForgottenWar」為無國界醫生創作,利用互動技術,同時呈現以剛果為題的相片展覽及居民訊息。

■互動裝置,影子被紀錄後再投射出來,和十秒前的影子相遇,恍如回到過去。

後記

舊的不計,先說今年,他的路走得相當不錯。公司剛在HKDA拿下了20個年度獎,在行內的矚目度很高。「去年拿了14個。六年前,我第一次拎兩個金,當時好開心。現在目標自然更高,不過不是要拿更多的獎,而是希望同事有能力把作品做好,並一起成長。我唔想霸住,參與係希望大家開心,還Job一個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