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港的這幾十年中,因為工作的關係,見過不少屬於傳媒行業人士,從老闆到夥計寫手都算認識一些,比較年輕時仍未走進社會,識見少之又少,也常驚訝於那些報業大亨、文化人士、專欄名家、筆戰專家,為何其人不如其文,以文質彬彬沉默寡言者均多,而不是想像之中那種驍勇善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格局,若論其人,謙謙君子文弱書生一名,若論其文則浪急風高,鋌而走險,卻往往有獨到之見,令人心儀,而等到見到其人不免失望,能寫出那種文章的人怎可只是一位白面書生。後來才知自己的幼稚,人不必如其文,先自擺出一副戰鬥格,似要與全世界為敵,一隻能鬥善戰的大公雞,也未必鬆毛鬆翼,隨時要挑戰的去為反對而反對,為挑戰而戰。有所為而堅持,有所為而戰,師出有名義正辭嚴方為正道,是以筆鋒犀利者未必是一介武夫,有料到的亦不必急急忙忙傾其所有來驕人,深藏不露方見功夫。
今時今日,即使比較嚴肅的文章也常流於表面,翻來覆去一再重覆,拾人牙慧,鮮有獨到之見,更遑論金科玉律落地有聲之作。針不拮到肉彈藥虛發,還說要砌低誰誰誰。請問不能以理服人的如小和尚敲經,下筆千萬言而胸無一策,無論文字道理均流於庸俗又如何叫人信服。
對身處的社會發生那麼多事情,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向靠自己的判斷而不會被人牽着鼻子走,偶發為文亦不過直道胸臆,是非對錯不計,不但無軚可轉亦從不是被統對象,有感於如醍醐灌頂落地作金石之聲的真知灼見不見也久矣,要叫人響應也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