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名港人上街抗議西環亂港後,候任特首梁振英連日派出屬下大將,由其前競選辦主任羅范椒芬、副主任紀文鳳、主席張震遠,先後接受傳媒訪問,企圖拉高民望,但他們分別就梁振英與中聯辦、傳媒、公職人員的關係所作出的闡釋,顯示梁營並未把握機會,在靠攏民意、捍衞香港核心價值方面做出努力,反而還在為下屆特區政府埋下新的炸彈。
羅范椒芬堅稱,中央對選舉有「方向性嘅睇法」係無可厚非;紀文鳳堅稱,梁振英民望低企,是因為「傳媒做緊嘅嘢只係破壞」;張震遠堅稱,最不能與梁振英合作的是「辦事不力,識講不識做嘅人」。他們的言論顯然代表了梁振英的基本立場:中聯辦干預香港選舉並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批評中聯辦與梁振英的傳媒;梁振英今後的親疏有別並沒問題,未被招納到旗下的就是能力不足。
梁營的政治邏輯,與港人的期望背道而馳。輿論原以為,梁振英在就任特首前會着手拆彈,以適當的言論和行動,實踐其當選時不分梁營、唐營、何營的諾言,實踐其當選時維護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諾言,藉此提升民望。但是,梁營三位大將的言論,無異於對一國兩制、新聞自由、梁營唐營大和解的嘲諷,加深外界對梁振英政治信仰、治港理念的質疑。
梁營的言論足以引起港人對梁振英進一步背離香港核心價值的警惕,尤應關注的是,梁振英在組成管治團隊時將如何犒賞一班競選大將、對現任問責官員的任用如何衡量其民望,在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將如何接受西環的指令、如何協調梁營與唐營的關係,這些人事佈局關乎梁振英如何落實其政治理念,更關乎香港的核心價值將受到何種衝擊。
梁營競選大將輪番上陣、高調護主,無論是狂擦北京鞋、狂擦梁振英鞋,還是諉過傳媒、評議現任高官,都不恰當。這樣的安排顯然是不明智的,至少給人一種特首選戰還未落幕的感覺,給人一種他們爭功邀賞的感覺,給人一種梁營還在打壓傳媒、打壓唐營的感覺。
其實,直至唐英年踢爆梁振英出動防暴警察論之前,唐英年、梁振英一直是北京都可以接受的特首人選。北京雖然關注特首人選、關注下屆特區政府班底的人選,但關注度遠不及9月的立法會選舉。因為特首選舉、特區管治班底,始終在北京的掌控之內,而更能反映民意、更能反映各種勢力角逐的立法會選舉,不是西環、不是北京可以玩弄於股掌之上,他們所能做的是協調親北京力量、壓制泛民力量。
在北京介入立法會選舉的過程中,以梁振英及梁營大將現時的言行來看,港人豈能指望看到剛上任的特首和特區政府,還有抗干擾意願、抗干擾能力?以一些傳媒在特首選舉中一面倒地挺唐或挺梁的表現來看,港人豈能指望他們再客觀報道選舉、排除西環的干擾?說到底,要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要確保對今後特首及立法會的普選方案有表決權的立法會不淪為依附權貴的工具,港人不只要慎投手中一票,更要準備在必要時勇敢地走上街頭,讓傳媒、讓特首、讓北京聽到自己的呼喊。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