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醫生人手短缺,今年7月畢業醫科生成重要新血。醫院管理局初步制訂本年度駐院專科培訓醫生名額分佈,仍以內科名額最多,有72個;精神科和婦產科則大縮水,分別只有9個,較上年度少約一半。香港醫學會接獲將畢業醫科生投訴,希望接受精神科培訓,但名額不足。記者:陳沛冰
醫管局公佈本年度駐院專科培訓醫生名額分佈,整體有305個培訓名額,供新畢業醫科生申請。當中以內科最多,有72個名額;其次是流失嚴重的急症科,有44個名額。不過威爾斯醫院上年度截至12月底有8名醫生流失,預計流失率約37%;本年度威院所屬的整個新界東聯網,急症科只獲編配4個名額。
精神科和婦產科名額大縮水,精神科由上年度22個名額,減至本年度只有9個;婦產科由上年度20個名額,減至本年度只有9個,減少約一半。
獲加碼的專科包括兒科及家庭醫學專科。兒科獲編配31個名額;須引入海外醫生填補人手的家庭醫學則有29個。醫管局表示,有關名額只屬初步編配,局方待醫生提交申請後,才落實最終名額。
增兒科名額配合增病床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早前接獲一群將畢業的醫科生投訴,指想接受精神科培訓,但局方提供名額少於10個,或須被迫轉投內科;但局方最近卻引入海外醫生做精神科,於理不合。他會去信候任特首梁振英及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反映問題。據了解,向醫學會投訴的醫科生有十多人。
醫管局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德康表示,去年內地孕婦問題令婦產科陷入困境,醫管局要重點解決;但之後婦產科流失率減少,相信局方因而減少該科名額,以增加其他專科如急症科名額。他相信,本年度有一半設有婦產科的醫院只能填補一半空缺。
醫管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副主席陳衍標相信,增加兒科名額是要配合新服務,包括新增11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病床;舊有服務不能填補所有空缺。如聯合醫院兒科有3個空缺,只有2個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