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過日本地震 銷量閃電復蘇

捱過日本地震 銷量閃電復蘇

日本去年發生3.11地震及海嘯,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其中汽車生產曾經幾近癱瘓。一年後,遺禍仍處處可見,不過汽車業復蘇步伐卻令人嘖嘖稱奇。是次天災令日本汽車生產商意識到,需積極尋求更多供應商以確保生產線能持續運作;加上圓滙近期貶值不少,增強了日本汽車業的競爭力。
日本最大汽車生產商豐田汽車主要供應商在地震中遭受破壞,該公司原預期地震後將減少生產200萬輛汽車;不過地震後一個月,該公司只減少生產22萬輛汽車,最後總數也只減少37萬輛。其中最受歡迎的Camry轎車及Prius混能車,於去年9月的生產已回復正常水平。
第二大汽車生產商日產汽車在去年地震發生後,主要廠房出現巨大裂縫,部份員工死亡,被逼停止生產。該公司迅速恢復營運,去年日產旗下的March及豪華車品牌Infiniti錄得銷量達467萬輛,較2010年增加14%;去年5月福島縣磐城市廠房亦已完全復修,可全面運作。行政總裁CarlosGhosn表示對此感到神奇,讚揚公司員工的努力。

用多家零件商分散風險

是次地震令日本汽車生產商意識到,倘汽車零件供應受影響,對行業影響尤其嚴重。事實上,日本車廠為節省成本,將部份零件製造分部移至其他東南亞國家,然而去年年尾泰國水災,破壞當地汽車零件工廠,對日本生產商影響嚴重。有見及此,各車廠開始研究尋求多家供應商生產零件,以分散風險。
另一方面,本田汽車早前宣佈,將北美營運總監TetsuoIwamura升任為副總裁,成為社長伊東孝紳之後第二把交椅。7名董事會成員當中,有3名為美國人,是首次有美國人擔任該職位。分析指,該公司過往將總部設在日本,未能與最重要的市場連接,影響銷售表現,是次升遷顯示該公司重視美國業務。
事實上,AdvanceResearchJapan汽車分析師KojiEndo表示,雖然美國經濟正在復蘇,市場回復購買力,但汽油價格上升,日本汽車省油特色吸引北美顧客,推動豐田及本田的銷售增長非常強勁。日本汽車在美國的市佔率,由去年6月的30.1%,反彈至2月的38%,重回地震前水平。
不過,由於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客戶的品牌忠誠度亦下降。顧問機構LMCAutomotive高級副主席JeffSchuster便指,南韓出產的現代汽車及美國的福特汽車設計新穎,相比之下豐田Camry及本田Civic設計較保守,影響日本汽車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