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字 - 邁克

食 字 - 邁克

在電影節優先看了《色辱》的觀眾,投訴片上中文字幕有不少甩漏,聽見真是暈得一陣陣。月前翻譯完成後,發行公司說片主堅持數碼版字幕必須送去英國製作,我就有不祥之感,千叮萬囑請負責人特別小心,切勿輕易信任那些碧眼黃髯兒。見過鬼實在不能不怕黑:去年譯的《情約一天》也有類似狀況,電腦轉字款時外國人目不識丁,有些字變成「?」他們根本不知道,結果銀幕下久不久就跳出莫名其妙的問號,發現的時候已經太遲。這次不幸中的大幸,是發行公司察覺到劇中人後天的口窒窒,吞吞吐吐三個字只講兩個,但時間迫切來不及趕製新拷貝,唯有硬着頭皮醜婦見翁姑,遲些在戲院正式公映,「食字」問題會獲得平反。
科技日新月異,有時並不是效率的保證,搞得不好,機械比人手更容易犯錯誤。香港老一輩手工藝人尤其神奇,單靠工多藝熟往往超英趕美,那時嵌字幕上拷貝的條件簡陋,既沒有分秒不差的出沒指引,甚至沒有整整齊齊斷句的對白本,也不見得天天鬧夾錯口形的笑話。最記得有一年電影節選了部法國片,運來的版本字幕欠奉,只附上英文對白本,我實在不忍心看它自生自滅,恃着在法國文化協會上過幾堂課,百忙中自告奮勇跑去鑽石山字幕工廠監工。老師傅成世人不曾parlerfrancais,英語略懂但肯定不是專家,對着剪輯機光幕上口操異國語言的戲子佬卻毫不怯場,憑嘴巴的張合推測應該配搭哪行英文,手起字落料事如神,居然完全沒有行差踏錯,枉作小人的我佩服到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