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墳場新路市民掃墓稱便

將軍澳墳場新路
市民掃墓稱便

【本報訊】孝子賢孫昨趁清明節,拜祭先人。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今年開設新路,市民可由調景嶺站步行半小時上山到墳場,不少人認為較以往由油塘出發經「奪命大斜路」登山輕鬆。祭品豐儉由人,由傳統冥鏹、紙製iPad,到大龍蝦、乳豬全體等,應有盡有,市民說最重要是孝心。
大批市民昨前往各區掃墓,多個墳場有封路及改道措施。有市民為避封路,清晨5時坐車抵達墳場。一直被詬病道路配套不足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今年開設長1.5公里的新路,由調景嶺港鐵站出發,開始是平路,之後上斜,最後數十級樓梯,沿途有海景相伴,並有凉亭和椅子供市民休息,約步行半小時可抵墳場。
市民歡迎有新路供選擇,「舊路要超過半個鐘,條路太斜……新路幾靚,仲有海景睇」;長者則指新路尾段的樓梯是一大缺點,「拖住啲嘢行就好麻煩」;小朋友則大呻辛苦,但堅持上山拜祭祖母,「我要堅持,話畀嫲嫲知我好努力行上嚟」。

山火最少68宗

近年祭品花款越來越多,但百物騰貴,祭品價格普遍較去年貴一成至三成。有孝女表示拜祭先人「唔慳得」,出動龍蝦表心意。年輕一輩有人購買紙製iPhone和iPad「套裝」,奉敬先人。
另外,在黃色火災危險警告信號下,疑有孝子賢孫在掃墓時遺下火種引致多宗山火,截至昨晚7時,本港發生68宗山火,60宗在新界,4宗在港島和4宗在九龍。政府飛行服務隊疲於奔命投擲水彈,最嚴重是流浮山山火波及廢料回收場致三級火,青山有10多名行山人士被火圍困,幸終化險為夷。

在屯門山景邨附近山頭發生的山火,火龍延綿百米。
江俊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