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啱輪椅 病人「站起來」坐姿診所一站式服務 150部供租用

揀啱輪椅 病人「站起來」
坐姿診所一站式服務 150部供租用

【本報訊】罹患肌肉萎縮症等嚴重神經肌肉疾病的病人,隨着病情轉差,活動能力減低,或需要靠輪椅代步。但要有一張「合身」兼舒適的輪椅並不容易,醫管局新界西聯網設立由多個部門組成的坐姿診所,因應病人的需要挑選最合適的輪椅,使病人可遠離病床「站起來」。 記者:梁麗兒

新界西聯網轄下的屯門醫院創傷及矯形科高級醫生蔡啟堯指,過往分別由兒科及骨科部門,處理大腦麻痹症、先天性腦癱及肌肉萎縮症等兒科病人,每年新症約10多宗。病童隨年紀增長,肢體或出現變形及肌肉運動力減弱,須長期跟進。他以肌肉萎縮症為例,若病人雙腳已不能走路,便需要坐普通輪椅;若連雙手都無力,就要轉坐電動輪椅;當心肺功能變差,就要轉用可裝呼吸機的輪椅。
聯網於08年成立由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義肢矯形、兒科、康復科及骨科組成的坐姿診所,為病人提供一站式評估,並挑選合適輪椅,包括因脊椎受傷、中風、腦瘤或腦重創,致要輪椅代步的病人,是全港唯一為兒童至成人期提供坐姿評估的診所,每年約處理60至70宗病人個案。
殘疾病人目前要自費或靠資助購買輪椅,但資助申請需時。09年起診所先後獲三次捐款,購買共150部不同型號輪椅,可租借給有需要病人臨時使用。一般輪候兩至三個月可獲坐姿評估,選擇合適的輪椅。

用錯輪椅生壓瘡

該科顧問醫生林楚賢稱,使用配合病情的輪椅很重要,曾有一名40多歲類風濕性關節炎女病人,因長期誤用一般電動輪椅,「坐到生壓瘡,坐爛皮膚軟組織」,其後轉用可調校的電動輪椅,避免壓力集中一點致生壓瘡。
高級物理治療師陳娜智稱,有病人由出生至7歲都卧床,從無坐過起身,「如果搵到適合輪椅,就唔使剩係望住個天花板,可離開病床、返到屋企,甚至返學」。殘疾病人的復康目標,由以往只針對治療,至現在鼓勵他們適應殘疾,重投社區,未來更希望病人能參與運動,如輪椅劍擊等,促進身心發展。

位於屯門醫院的輪椅庫現有150張不同類型輪椅,租予有需要病人使用。 陳亮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