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聯辦於01年初搬入位於港島西干諾道西的西港中心,即現時中聯辦大樓,自此該處便成為示威活動熱點。最初中聯辦干諾道西正門外的行人路非常寬敞,但自從有法輪功學員在該處靜坐抗議及每日練功後,路政署於02年便突然以綠化環境為由,在門外興建「政治花槽」,令到原本9米闊的行人路縮窄至僅餘3米。
警方打壓示威手法也漸趨兇狠,早年仍容許示威人士走近中聯辦門外,但自2010年元旦大遊行發生衝突、行會成員鄭耀棠揚言若激進抗議人數增加,北京就「出兵」後,連門外的公眾地方也變成政治禁地。
香檳泡沫變襲擊笑話
每次有遊行,警方都會出動大批警力及架設多重鐵馬阻隔請願人士;出動胡椒噴霧次數及拘捕示威者也越來越嚴重,包括前年10月以普通襲擊罪拘捕在門外開香檳慶祝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時、不慎將香檳泡沫濺及中聯辦保安的社運人士葉浩意,而成為國際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