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長姜大明周日(4月1日)在當地政府調研工作會議上表示,官員「在下去調研時,不要暴露官員的身份,可以說自己是報社記者,這樣才能了解很多真實的東西」。省長要官員冒充記者到基層私訪,自然有大批粉絲叫好,譽為體察民情的可行辦法,但在筆者看來,頗似愚人節的笑話。
從山東省的情況來看,姜大明的私訪建議更有黑色幽默的效果。近年記者在山東被打事件頻傳,僅是前往臨沂準備探訪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的海內外記者,就不知有多少人被打?要官員冒充記者,恐怕首先要官員們要有被基層官員暴打的準備,然後才談得上能不能接觸到願講真話的百姓。
要有被暴打的準備
不過,有內地記者調侃,或許以後記者在山東挨打的情況會大大減少,因為基層官員會怕打了冒充記者私訪的高官。也有記者揶揄,在省長要官員冒充記者私訪後,「山東省各媒體紛紛下發緊急通知,要求記者採訪時注意安全,儘量不要說自己是記者,以防被打」,因為百姓可能因要打冒充記者的官員而誤打真記者。
突發奇想要官員微服私訪的姜大明,今年59歲,大學畢業後就到團中央工作,1993年升任副部級的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98年外放山東,擔任省委組織部長,2007年出任代省長、翌年扶正。可以說,姜大明是典型的團派幹將,一是從政毫無基層工作經驗可談,二是重視官方傳媒的宣傳,慣於紙上談兵,吸引輿論關注。
在資訊可以暢通無阻的時代,官員如果還要靠微服私訪去了解民間苦況,只能說明官員的心態及現行制度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如果官員只想聽順耳的話,只想知道有利自己請功邀賞的情況,他扮甚麼角色下基層,有甚麼分別?如果一個制度基本上是禁止百姓批評官員、禁止批評政府的聲音出現,好像廣州市民在街上展示一個要胡錦濤公開財產的標語,就要被拘押,還怎麼指望百姓敢對着官員說實情、表心聲?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