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駕路:古董保養 多郁身體好

私駕路:古董保養 多郁身體好

俗語常說買車容易養車難,更何況所養的是有幾十年歷史的古董車,即使有零件也不是人人懂維修。好多車主因此將車停泊在停車場,動也不動就以為是對古董車好,維修專家警告此舉不只無助保養,「好似人一樣,唔郁仲易壞!」

記者:李鑒泉
攝影:蔡家輝
Model:FionaChek@mspymodel
鳴謝:JaguarLandRoverHK(25524241)

馬大立:「見洗街車即掉頭走!」

■只要保養得宜,古董車遊街的收視率隨時勁超跑十倍百倍。

收藏唔少戰前老爺車的馬大立愛車如命,為免古董車生銹報廢,他買車後先將全車拆散換零件重裝,維修動輒以年計算,「整好隨時可以行多廿年。」他亦會將車收藏在恒溫貨倉中,待天朗氣清才揸出街,「唔好話落雨,就連前面有洗街車我都即刻掉頭走。」他勸戒買古董車前要三思,「千祈唔好貪得意買,因為保養所用的金錢和時間,絕對唔止車價幾倍,甚至幾十倍,唔係人人都承受到。」

除古董mini、MG外,近年其他品牌以至戰前汽車也越來越多,雖然買車容易,但維修保養少不免要親力親為,但所謂保養當然不只是保持外殼光鮮,車櫳、底盤等亦要多加注意,經手多部古董車維修的JaguarLandRoverHK維修部經理Willis指,「並非每個車主都是錫車之人,即使同年份生產,質素也有很大差異,好多暗位如沙板、底盤等,單憑肉眼根本睇唔出有問題!」

■皮櫳以皮革清潔劑將污迹抹走防發霉。

小心濕氣銹迹惹全身

車主好多時會忽略引擎及底盤銹迹,導致古董車最後返魂乏術。尤其在海邊、山頂等濕氣重的地區,對古董車更是噩耗。問題輕則有煞車皮黏實不能分開、煞車碟生銹等,較嚴重的包括濕火咀、氣缸套入水、電池接頭積藏氧化物、鐵造油缸生銹等,銹迹更會如疫症般蔓延,屆時愛車就如同廢鐵。Willis建議車主盡可能阻隔鐵製零件與空氣接觸,如經常注滿油缸及清潔電池接頭等。至於坊間傳聞「下雨出車即死」,Willis:「太誇張喇!濕水後應盡快抹乾,但如果底盤及車身已出現銹迹,遇上水份會將情況加劇,車主唔識保養,自然藥石無靈。」

■車主應盡量每周開車以監察狀況。

■古董車清潔劑與新車無異,易在坊間買到。

輪胎變形 愛車毀容

是否將愛車放在貨倉中就一了百了?「汽車終歸是機械,擺放得太耐唔開動,隨時會郁唔到,到時愛佢變成害佢。」因此Willis建議車主每星期至少開車在停車場繞圈一次,順道試驗機件有冇潛在問題。不過行車前要注意輪胎有否變形,「好多人以為輪胎坑紋有足夠深度就夠,事實上橡膠會隨年月老化繼而變形,變形輪胎會猶如流星槌般撞穿沙板。」無論行車里數如何,車主應保持三至四年左右更換輪胎的習慣。遇上天氣潮濕,最好每日抹車,以免水滴與灰塵混合後於車身上形成頑固污迹。另一方面,普通乾燥劑足以讓車櫳保持乾爽,最好擺放在油門腳踏、尾座及行李箱等較底位置,減低發霉機會。不過無論點保養都好,車主應定期為古董車檢查,今次拍攝用的積架XK120車主就一直光顧原廠的保養維修,新淨程度令車價依然保持接近二百萬。

■全港唯一積架XK120有逾六十年歷史,現車價近二百萬元。

保養逐部睇

1.車廂底部可擺放乾燥劑以保持車廂乾爽。

2.多亮着車頭大燈可逼走燈罩內的霧水。

3.即使行車少,也需要保持定期換胎的習慣防老化。

4.電鍍零件可用鋼絲刷擦走氧化物回復光澤。

5.應定期為古董車打蠟,但質地不宜太硬。

6.開篷車軟篷所出現問題更多,更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