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港股近期頻頻爆出民企造假數醜聞,此風近期竟吹至美股!美國團購網Groupon上周五公佈調整去年第四季業績,惹起各界關注。《華爾街日報》周一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證監會已對事件展開審查,未決定是否進行正式調查。
上市僅五個月的Groupon,上周五公佈調整業績數據後,本周一股價大瀉16.89%,收市報15.275美元,為四個月以來新低,較招股價下跌逾23%。昨日開市後表現仍偏軟,報15.21美元,跌0.43%。
指顧客退款增加
Groupon早前公佈上市後首份業績,去年第四季虧損3700萬美元。不過,該公司於上周五表示,由於顧客要求退款的情況增加,因此收入減少1430萬美元,至僅4.922億美元,拖累整體虧損增加2260萬美元。
Groupon指出,顧客退款主要來自高價產品,如激光矯視等,不過該公司無意改變容許客戶退款的規例。事實上,該公司在其上市文件中亦曾提出,退款政策可能對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及盈利有負面影響。
市場對消息感到意外,質疑Groupon的管治能力,行政總裁梅森(AndrewMason)及財務總監查爾德(JasonChild)的表現飽受投資者批評,尤其是查爾德。分析認為公司管理層並未盡責向投資者滙報財務狀況,不過查爾德仍舊獲梅森及其他高層的支持。
核數監管易出漏動
有分析則質疑核數師,認為團購行業為全新的行業,核數師在監管方面容易出現漏動。SusquehannaFinancialGroup分析師HermanLeung指負責核數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應可更早提出問題,又指行業高速發展,然而公司的財務控制能力似乎未能應付增長,核數師應該留意。
IPO顧問TomTaulli指,Groupon業務形式相對較新,會計師難以跟進退款。
而有消息指,Groupon已聘請畢馬威及更多會計員工,以應付監管機構要求及向公眾披露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