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在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人民幣馬上要在全世界發揮一個極其重要的作用的論調是非常天真。
有效定價須符三條件
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並不簡簡單單是一個時髦的辭彙,而是一攬子計劃當中的組成部份,其中包括利率市場化、滙率自由化以及資本賬戶自由化。如果沒有上述的三項內容,就無法對人民幣進行有效的定價,也不能使人民幣成為一種儲備貨幣或者避險工具。
劉明康表示,他聽到了很多來自外國的樂觀主義的論調,表示外國人願意持有人民幣,甚至超過了持有其他貨幣的意願。但他認為,中國不應該過分樂觀,而是必須小心謹慎地沿着人民幣國際化的這條道路走下去。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在國內進行系統性地改革,然後按部就班地建構起模組。他還強調,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不是出於「趕時髦,而是為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發揮結算及投資作用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在同一場合上表示,要逐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在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將有助於人民幣更好融入國際市場。
戴相龍表示,要令人民幣發揮在貿易結算和投資的作用,首先要將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之後要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使人民幣成為投資的貨幣。
此外,還要推進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以及利率改革,使人民幣成為很多國家的央行都可持有的儲備貨幣。
戴相龍指,從05年到現在,人民幣滙率已升值三成,而且去年九月以來,人民幣滙率在香港時漲時降,顯示人民幣匯率已處於比較適當的區間。他相信人民幣兌換中間價的浮動幅度,將來或會更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