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盈警的中鋁(2600),又要為購入南戈壁(1878)股份花費約71.98億元,加上其短期債務偏高,是次提購隨時成為輸家。中鋁背負着負債和收購溢價雙高的情況下,協同效應未見明顯之餘,更隨時要向股東伸手要錢。
運輸成本急升
入股坐擁高增長前景的南戈壁,或為中鋁的長遠目標。不過,中鋁入股卻危機四伏。截至去年底止,中鋁的資產負債率為62.99%,較2010年的59.53%上升。
巴克萊報告亦指出,中鋁負債高達720億元人民幣,當中更有逾57%為短期債項,可見中鋁非常水緊。據中鋁昨發出的通告,中鋁擬通內部資金或銀行借款作收購,惟標普今年2月將中鋁的外幣長期企業信用評級下調至「BBB」,暗示中鋁的借貸成本平極有限。
中銀國際分析員徐志傑亦認同指,收購後中鋁協同效應未見明顯,因為中鋁的生產基地主要位於中國的東部和中西部;然而南戈壁的煤礦則位處中國以北的蒙古國,需要有較大的運輸成本。
徐志傑認為,收購難免增加中鋁的債務壓力,現時債務已達800億元人民幣,不過作為央企,始終會獲得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