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非婦分娩費覆核終極敗訴

單非婦分娩費覆核終極敗訴

【本報訊】逾七旬綜援漢不滿患中度智障兒子的內地妻,於07年來港產子時被公立醫院徵收較高的分娩費3.9萬元,認為政策有違《基本法》及《人權法》賦予的平等原則,經歷原訟庭及上訴庭連環敗仗,昨在終審法院被判終極敗訴。首席法官馬道立指,面對內地孕婦大量使用產科服務,有損本地孕婦權益,基於本港資源有限,公立醫院以香港居民作界線,而非劃分「單非」及「雙非」孕婦收費屬可以理解及合理。

上訴人:無話好說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歡迎終院的判決,並強調收費及預約制度,為確保本地孕婦可以優先使用產科服務。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則指,本月將與私家醫院商討來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配額,為使「單非」在私家醫院取得足夠的配額,當局正研究將「單非」及「雙非」分類,要「單非」提交結婚證明,惟在實際安排上仍需再研究。
現年72歲上訴人霍兆榮昨沒有到終院聽判決,他接受電話訪問時說,法庭將「單非」及「雙非」混為一談,令中港家庭變成二等公民,坦言「無話好說」。
首席法官馬道立在判詞指,除非有關社會經濟政策極不合理,否則法院一般不予干預,雖然「單非」強調家庭團聚,但收較高分娩費的政策根本不會影響她們的生育權,問題只是她們想在香港產子。
馬官續指,本港的資源有限,當局在訂立政策分配資源時,必須釐定資格,過往數年內地孕婦大量使用產科服務,甚至衝關佔用急症服務,構成危險行為,有損本地孕婦權益,故當局以香港居民身份劃分收費標準,可以理解並屬合理,法庭不應干預,故駁回霍的上訴。
案件編號:FACV10/11

大批傳媒昨在終院外等候判決消息。曾顯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