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動力向中央獻計搞活電池電動車才踩油

天能動力向中央獻計
搞活電池電動車才踩油

《公司專訪》
電動車雖是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惟發展一直停滯不前,內地鉛酸蓄電池龍頭天能動力(819)主席張天任認為,電池才是推動電動車的靈魂,車只是一個外殼,「不搞電池只搞車是沒用的」,中央應以電池為核心的模式發展電動車。 記者:陳韻妍

張天任接受訪問時表示,很多企業不斷發展電動車,但其實是本末倒置,因電動車只是一個外殼,沒有電池根本沒法行駛,但電池就不同,一隻儲量大及安全性高的電池,放在那輛電動車都能發揮效用,故電池才是需要推動發展的核心對象。

擬增十個充電站

天能去年91%收入來自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僅佔5.1%,但增長速度相當驚人,去年收入大升134%,公司料兩年內佔比可升至7%。他稱,現時公司的電動車電池充一次電,可行走約80至400公里,實際視乎電動車馬力及電池容量。
要令電動車更普及,充電站網絡是否完善相當關鍵,故天能亦進入充電站業務。他坦言公司在浙江省金華市這個電動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擁有5個自營充電站,運作已一年,未來計劃再增加10個,目標是200公里內都有充電站。
除電動車電池外,公司亦擁有新能源儲能電池業務。張天任認為,隨着能源需求增加,新能源利用率將提高,儲能電池就能解決風能及太陽能的缺點,先行儲備能源,留待風速不大或沒有太陽的日子使用,預計儲能電池產業在「十二.五」規模可達1000億元人民幣。

參與儲能電站業務

他續稱,公司不僅研發儲能電池,亦有參與儲能電站業務,主要由合作夥伴負責投標,天能供應電池,曾參與項目包括山西朔州300千瓦太陽能發電工程、湖北京山路燈風光互補系統等。
新電池不斷湧現,廢電池亦越來越多,但中國廢電池回收率僅25%,較全球平均50%為低,故回收電池產業在內地發展空間龐大。他說,回收廢電池既可防止污染,又能減少資源開採利用,更降低成本及產生額外收益,實屬一舉四得,以一隻廢電池回收約40%電解鉛計算,每隻電池可節省成本約3個百分點。
天能首個回收廢電池基地長興吳山將於下半年投產,每年可回收15萬噸廢電池及生產10萬噸再生鉛自用,另一個回收基地河南濮陽料明年投產,年回收10萬噸廢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