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在本月舉行的股東會上,尋求股東批准發行上限10%股份及折讓價不超過10%的一般性授權,只是希望提高財務彈性,港交所沒有大股東,即使配股都不是要攤薄小股東權益。 記者:高淑嫻
港交所尋求股東批准可以發行不多於一成股份,似為配股集資做準備,適逢港交所有意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傳已經入選成為第二輪競購者,將於5月7日前出價。市場人士曾估計,LME估值約124億元(約10億英鎊)。
即使配股 非攤薄小股東
港交所已發行股數為10.8億股,一成上限即是1.08億股,以上周五收市價130.5元折讓一成計算,可集資約127億元。假如港交所投得LME又獲授權發行股份集資,的確有助完成收購。
李小加接受訪問時不肯評論競購LME的進展,只為要求發行上限一成股份辯護,指大部份上市公司獲一般性授權發行兩成股份,而港交所只要求發行一成,旨在提高靈活性。
他指出,港交所沒有大股東(單一大股東是政府透過外滙基金持有5.88%),股權分散,即使配股集資,亦非大股東發行股份來攤薄小股東持股量的技倆。對於有評論指港交所應該透過供股集資,讓所有股東有機會參與,李氏回應說,「從沒說不做供股」。
擬設金磚期貨指數
另外,港交所去年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及南非等交易所組成「金磚市場」交易所聯盟,把基準股市指數期貨相互掛牌,上周五開波。一如市場所料,交投慘淡,4隻海外指數只有印度指數期貨開齋,成交5張合約;另一邊廂,印度市場有相等於220張恒指期貨的合約成交,成績最好。
金磚市場是指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及南非,港交所在聯盟中似乎代表了中國,李小加對此不作評論。他指出,今次合作主要為了建立一個國際合作平台及提升港交所品牌,合約成交多少還是次要。聯盟成員下一步可能於明年開始商討,共同發展金磚市場期貨指數,讓該指數在5個市場買賣。
李小加部份言論
‧港交所本月舉行的股東會上,尋求股東批准發行上限10%股份及折讓價不超過10%的一般性授權,只是希望提高財務彈性。
‧對於有評論指港交所應該透過供股集資,讓所有股東有機會參與,李小加回應說,「從沒說不做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