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就讀名校銅鑼灣聖保祿學校小學部二年級的七歲女童,2月初感染乙型流感後情況危殆,入住東區醫院逾一個月後,於周二死亡,是今年首宗兒童感染流感後死亡個案。有傳染病專科醫生表示,不排除病人感染流感後,病毒主要攻擊腦部,但其他器官沒受影響,「所以可以捱咁耐」。
父母同意下拔喉
該名七童女童就讀銅鑼灣聖保祿學校小學部二年級,於2月1日發燒,兩日後神志不清及嘔吐,同日往東區醫院求醫,入住該院兒科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
當時女童的病徵顯示她併發腦炎,鼻咽樣本對乙型流感呈陽性反應。她病發前沒有外遊,也沒接種流感疫苗,家人並無病徵,其就讀學校當時無爆發傳染病,衞生防護中心沒要求停課。中心昨日證實,女童於3月27日死亡。
據了解,女童入院後一直病情危殆,不能出院;上周院方與女童父母商討後,父母同意拔喉,不排除當時女童腦幹已死亡。女童生前有參與女童軍,其童軍導師將不幸消息告知同一旅的童軍,希望其他童軍為女童祈禱。女童的導師及同學感到難過。
該女童是今年至今首宗兒童流感死亡個案,至今有94名成年人因流感而入深切治療部,當中54宗死亡。今年本港流行乙型流感,女童感染流感的時候,正值是流感高峯期。
疑病毒攻擊腦部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不少兒童對乙型流感病毒沒抗體,故感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成年人高。若病童需由父母決定拔喉,不排除她腦幹已死亡。勞又指,因年青人一般身體較健康,不排除當感染流感後,流感病毒主要攻擊腦部令腦缺氧,但其他器官沒受影響,「所以可以捱咁耐」;加上現時醫院深切治療部治療先進,可延長病人生命。本港流感高峯期已接近尾聲,再出現類似嚴重個案的機會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