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盟昨日傍晚宣佈,昂山素姬贏了補選,將歷史性進入國會。然而,在這歷史門檻中,昂山素姬上周五在記者會說,如果民主由0至10分,緬甸現時所爭的只是1分。1分,意味緬甸不會因她一人入國會而一蹴即就實現民主,緬甸民主路依然漫長,她和緬甸人爭取民主仍然充滿挑戰──軍人是否真心放棄權力,推動民主?軍人在幕後操盤是否會反口覆舌,不在2015年舉行真普選?中國是否會讓民主在緬甸這個戰略重地開花結果?
全民盟入國會 難改權力版圖
只待緬甸政府宣佈確認,昂山素姬將歷史性進入國會。但這歷史性的一步,只是第一步。即使有了昂山素姬,有了全民盟料可全取的44個補選議席,但在國會影響力仍屬杯水車薪,去年底選出的國會全數1,160席中,大部份仍是執政團結發展聯盟黨控制,仍有110個議席(即四分一議席)歸於軍方欽定人物。全民盟料難以改變緬甸政府的權力版圖。
因此,昂山素姬參選一直被視為一次重大賭博,她相信入國會後可影響政策和挑戰政府,但可能是被編收入建制,成為受規範的反對派聲音,並且要冒被指承認獨裁政府的風險。一般分析認為,她將採較務實立場,與軍頭爭民主。但她已表明不會放棄國會議席入閣,她目標是帶領全民盟在2015年贏得大選,實現真正民主。美聯社/法新社
虛幌民主旗幟 難討好西方
緬甸過去一年展開連串改革,繼釋放政治犯後,再修改政黨註冊相關法例,讓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得以參加國會補選,推行滙率改革改善投資環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如總統登盛在選前所言,讓昂山素姬成為國會內有效反對聲音,幫助緬甸改善和西方的關係。
昂山素姬今次參選和是否能進入國會,已被西方視為緬甸是否真正推動民主改革的重大指標。美國和歐盟曾暗示,只要選舉公平公正,或將解除各項經濟制裁,國家有望引入海外投資。但曾任職世界銀行的專家巴布森認為未能過份樂觀,一旦歐美對緬甸選舉結果有更多要求,或會引起強硬派反彈。軍方反彈,昂山素姬打開了的一道民主門縫又可能要重重關上;跟緬甸軍方友好的中國,也會合力將緬甸的民主大門關上。法新社/美聯社
軍政府出陰招 選票塗蠟
昂山素姬上周曾說,這次選舉並非真正自由和公平。緬甸雖廣邀數百記者、外交官及聯合國、東盟及西方國家監察國會補選,但舞弊指控四起,當局骯髒招層出不窮,包括在選票和選民名冊做手腳,反映當局推動民主只是一場戲碼。
選前當局早已茅招盡出,包括恐嚇候選人、破壞反對派的海報。昨天投票日,更揭出把對手「抹蠟」醜聞。全民盟指在多地發現問題選票,全民盟的格子被塗上蠟,就算選民選了該格,當局只要把蠟刮走,選票就會作廢。據報單是一個早上,已有逾50宗投訴,另有一些選票則沒蓋上選舉委員會印章,也是廢票。
當局也涉嫌種票,選民名冊上有不少死人名字;有合資格選民則冊上無名。全民盟已去信選委會投訴,但東盟仍讚選舉「相當順利」。法新社
神化昂山素姬 視為菩薩
昂山素姬的父親是帶領緬甸國父昂山將軍,父親遇刺身亡時她只有兩歲。緬甸人對她的敬愛有點神化,有的甚至視她為菩薩。
她曾兩次死裏逃生:第一次於1989年4月拉票被一隊士兵擎槍指着,她昂首濶步向槍口走去,她後來說走到士兵當中時,發現「有些人嚇得顫抖」。第二次是5月30日,她探訪北部一個村落,政府派大群暴民襲擊她的座駕,她由司機救離險境。這兩次經歷令不少緬甸人認為她有「不死身」。1990年國會大選,全民盟大捷,軍政府拒認結果,各地傳出有佛像左胸流淚,更令不少人深信她是菩薩。但66歲的昂山素姬連月來四出拉票,多次病倒,引來一個問號:她的名字儼如民主代名詞,萬一倒下,緬甸民主走得穩嗎?
英國《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