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陣就見有關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的評論文字出現,哎,怎麼說呢,就好像一個永遠合不上的盒子,總有人忍不住伸出好奇之手,看看內裏還可以發酵出甚麼東西來。近日,唉,終於又來了!——任誰都知書名來自披頭四一曲《NorwegianWood》,村上說是森林,有人持反對票,表示應為挪威製的家具,其實不盡不實,根據PaulMcCartney所說,指的其實是北歐最普通的松木家具,背後的意思實為「條女間房好鬼Cheap!」兩個字已經概括了曲中女孩的家底,年輕人獨居的生活調子;然後,又到村上走出來說他當年對書名一意孤行的另一番見解;之後,又冒出原句子其實是:KnowingSheWould(佢俾我搞),與前一句:Isn'tItGood?(係咪正先?)可謂絕配……blahblahblah!其實說了那麼多,我只是想講,在讀者論的年代,你實在不必要100%了解作者的原意,樂趣永遠在細節處,凡事只看表面很易錯過暗埋深底的另一重意思。不過,幸好村上譯錯,否則向西的《東莞的森林》有機會變成《東莞的木頭》或者《東莞的Cheap傢俬》,這種「老翻家具」的故事,就比較適合《鏗鏘集》去探究了。
作者:曾凡(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一、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