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下,春假的清明並復活節,港人除長例假外自選巧構的另一長假。適逢日本、韓國、江南一帶及台灣等本地遊客熱門目的地櫻花、桃花,各式山花盛放;身邊不少朋友都出門去了。
盛夏南風洗淨藍天最宜下水,十一、二月初冬清快好行山;香港這三、四月怎會缺花?如何不吸引?平常飛到東飛到西,人家不希罕不留下的日子無限歡迎,圖清靜。
北京回來,拖着例牌輕巧手提行李(經非洲到中東到南美到歐洲或北上,都是一記簡單包)走過老家門前楊桃樹下,抬頭見二樓吃茶室七呎高玻璃鐵窗旁的紫藤開着串串亭亭紫花,以為看錯,眼花?
怎會錯,就是紫藤花;倫敦人家前園,翡冷翠大宅土牆上,杭州上海的公園或民居都爬滿既富春天氣息又曉襯托一園文明典雅非紫藤莫屬。很多很多年前,台北畫家丘亞才帶到紫藤蘆喝茶;聽說早成景點,可未再去過,印象只餘串串紫藤花。
《蘭花草》少時念多了,家中植蘭不少,一般不太着跡理會,置於光線不足,幽暗滿濕的露台,時候到了花滿莖;暗暗讚賞,不挪動不遷移讓它自個花開花落。
紫藤種了七、八年。沒落地沾土,盆植望開花較難!看它一直往上爬,爬至青磚麻石老屋的瓦頂,多年來只盼春到葉發。未敢奢望曉開花,就是葉也已滿足。這驚喜着實綿綿,回家母親第一件事相信便是這盛放的紫藤;細說那天不用旁人相扶,瘦了三個圈手術後的老媽走過長巷瞄到牆頭一片紫雲歡喜滿溢。
香港春天不缺花,騎着單車不斷舉iPhone拍攝,木棉火紅透,羊蹄甲粉的粉白的白不下櫻花,淡粉花苦槤樹,香氣透心銀桂;當然不缺深紅紫橙黃白源自南美洲圍滿山林城鄉勒杜鵑,還有荔枝龍眼黃皮芒果等等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