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通識科衝刺班爆滿「死亡之卷」明開考

文憑試通識科衝刺班爆滿
「死亡之卷」明開考

【本報訊】中學文憑試「死亡之卷」通識教育科明早首度開考,有學校昨為學生開設「衝刺班」,出席人數比預期多一倍,今日加開一班;有補習社雞精班也爆滿,顯示考生既擔憂又緊張。本報綜合多名通識科教師和補習社名師,歸納熱門「貼士」有核能爭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國民身份認同等。記者:倪清江

考試及評核局收到7.2萬人報考通識,須取得第2級或以上成績才有機會升大學。課程分六個範疇,包含個人成長、當代香港和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和能源環境,問題多屬開放式題目,沒有標準答案,考生擔心難以掌握。
新蒲崗李求恩紀念中學昨午為學生開設「衝刺班」,該校通識科主任徐曉琦表示,約80人出席,比預計多一倍,有人索性站着聽書,「反映同學好緊張成績」。昨決定徇眾要求,今午增開一班。

核能雙非問題 成大熱題

出席的學生丁瀚良形容該科「好危險」,近日重溫去年的新聞,「大家都唔知第一屆出題方式,踩陷阱機會大」。另一學生蘇巧儀直言有點擔心,連日背誦概念和翻看高考通識科試卷。
徐曉琦表示,去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導致核電廠洩漏,核能問題是今年大熱,題目可擴展至本港計劃增加核電用量和全球能源問題。徐指本地愛滋病蔓延、幹細胞治療和青少年理財也屬熱門。而教師張旻楓則認為建焚化爐爭議和廢物處理問題是熱門。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會務顧問張銳輝認為,流感爆發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是公共衞生方面熱門。著名「教師博客」邱兆麟有數個貼士,包括核問題引發本港「盲搶鹽」和全球能源問題、丁屋僭建與生活質素和傳統的關係、劏房、雙非孕婦和港人身份認同等。
遵理學校通識科老師梁建勳及李永康估計,大熱題目包括身份認同與國民教育、雙非孕婦與中港矛盾、以及怪獸家長和港孩現象等。

試場提早收卷 影響178人

現代教育「通識天后」CostaChan的貼士包括環保婚禮與傳統爭議、中國加入世貿10周年的環境變化;較冷門的有本港惡搞文化和政制改革。她表示,昨為學生開設查詢班,全日有數十人提問。
另外,考評局證實屯門可藝中學試場昨提早五分鐘收英文科聆聽卷,有178名考生受影響,局方將酌情調整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