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期可謂波譎雲詭,民企風暴再次爆發,藍籌高層驚現貪污疑雲,財爺更警告首季經濟可能出現負增長。踏入第二季,卻未見有轉勢迹象,藍籌業績普遍差過預期,Re-rating憧憬幻滅,部份更有抽水之虞;中資股利潤大不如前,加上經濟增長存憂,難以突圍;歐洲多國即將大選,隨時令歐債炸彈再次引爆。適逢特區政府處於交接期,特首曾蔭權只會求求其其做埋份工,難望有利民紓困措施出台,股民恐怕只能自求多福。
資金緊張
抽水潮起藍籌冇運行
民企業績有地雷,就連藍籌業績亦走樣,恒指今年估值向上重估的憧憬恐已落空。
據本報統計,48隻藍籌去年業績表現,多達35%均較市場預期遜色,較預期理想的僅不足三成,與去年中期表現大相逕庭,再加上抽水潮湧來,利淡警號已響起!
九倉、利豐先後吸資
48隻藍籌股已全數公佈去年度業績,但當中為市場帶來驚喜的僅14間,佔29.2%,遜預期的有17間。
倘比較去年中期業績,則僅一成遜預期,相反則有35%勝預期,反映連藍籌企業去年下半年的表現,與中小企業一樣非常緊張,實為大行亦始料不及。早前預測企業盈利將增加,而令大市估值上調的言論,料已難成事。
恒指估值調整幻滅的同時,藍籌抽水潮乍現,港股或已臨逆勢。除不斷要為補充資本而頭痕的內銀外,就連老牌藍籌股九倉(004)亦罕有伸手吸資百億,緊接利豐(494)又先舊後新配股集資約39億元,抽水浪潮隨時繼續湧來,大市難有運行。
沒完沒了
歐多國大選 債彈恐再爆
隨着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MS)落實,歐債危機近月已見緩和,為港股在內環球股市起穩定作用。但未爆不代表唔爆,現由薩爾科齊話事的法國及歐豬之一麻煩國希臘本月將選行大選,為歐債問題增添變數,環球金融市場或再起風浪。
希臘削赤效果成疑
EMS能成事原因之一,有賴現任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大力支持,最新調查顯示,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有機會擊敗前者,倘法國領導層洗牌,會否繼續支持EMS成為疑問。
希臘方面,下任總理熱門候選人、反對黨領袖薩馬拉斯雖已承諾,上任後會履行與歐盟早前達成的嚴苛緊縮措施,不過該國領導人反口並非無前科,前總理帕潘德里歐去年落台前,曾計劃以公投決定是否接納與歐盟達成的援助方案,若其當選後反口,希臘爆煲危機立刻升溫。
歐洲外,第二季外圍風險還有美國因素。美國首季經濟數據對辦,炒復蘇是上季主題之一,但參考過去兩年經驗,都是首季經濟理想帶動股市,道指2010年及2011年首季分別升4.11%及6.41%,但次季經濟走樣,不約而同在5、6月下跌,分別累跌11%及3%。上周三,當地公佈的耐用品定單遜預期,消費信心回落,提防是今季重演過去兩年翻版。
不再保八
調控難鬆中資股捱沽
總理溫家寶在人大工作報告明言「不再保八」,反映宏觀政策已經轉向,過往那種大開水喉以保增長的景況再難出現。另一方面,內地經濟增長向來由投資帶動,現在中央率先下調目標,地方政府借谷房地產、基建項目「交數」的誘因大減,對中資股影響深遠,易跌難升。
中資股兩大板塊內房及內銀,今年仍處消化庫存及為貸款進行撥備的階段。溫總已揚言,「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因此調控不能放鬆。」措辭較往年更為嚴厲,意味今年中央政策不但不會放鬆,調控分分鐘升級。中央最近已經提出要擴大房產稅試點,打壓樓市措施源源不絕,內房股難有運行。
內銀、內房股高危
另外,各大內銀於近期公佈業績,儘管去年純利上升,但貸款減值撥備全部急升,中農工建四大內銀增幅都在雙位數字以上(見表)。銀行為百業之母,撥備勁升,除了預示來年不良貸款率將大增,影響盈利外,亦代表銀行本身對未來經濟展望毫不樂觀。
切勿憧憬
QE功效減 早散水早着
翻查過去10年第二季港股往績,共錄得五升五跌,表現可謂平分秋色。
內地加息陰霾未散
其中近兩年皆錄得半成跌幅,以去年第二季為例,歐美經濟越窮越見鬼,且內地通脹惡化及加息陰霾未散,全季共挫1129點(4.8%),早前兩季的升幅幾近完全蒸發。
要數近年最強第二季升幅,就不得不提2009年那一次。2008年9月爆發金融海嘯後,各國為振興經濟爭相出招,其中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同年11月推出救市方案,涉及金額高達四萬億元人民幣,美國聯儲局隨後亦破天荒採取量化寬鬆(QE)措施,涉及金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相關措施其後在2009年第二季發酵,恒指當季由13576點起步,一度反彈41%至19161點,全季計仍升4802點(35%),收報18378點,為繼1980年後,升幅最大的第二季。不過即使今季有放水措施,功效恐大不如前,大家寄望QE,倒不如散水好過。
《專家意見》
看淡
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