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紅磡道堂非法經營骨灰龕位賺大錢。發展局昨公佈新增八處違規骨灰龕場,當中六處是位於紅磡必嘉街及溫思勞街等的道堂。發展局進一步證實沙田萬佛寺及粉嶺蓬瀛仙館,非法佔用政府土地。各界關注骨灰龕大聯盟批評違規名單不全面,最少有10間違規經營骨灰位的紅磡道堂未上榜。
記者︰陳沛冰、陳凱迎
發展局昨更新私營骨灰龕場「表二」名單,有關龕場不符合規劃或地契等條款。新增八處違規龕場中,有六處是紅磡的道堂,包括溫思勞街的明道堂及正道堂、必嘉街的紫龍道堂,及曲街的普渡苑等。
所有道堂的規劃用途屬於住宅,即已違反規劃用途,但地政處對多間道堂的地契用途限制,仍停留於研究及審議階段。另外兩處新增違規龕場,分別是屯門的蓮池淨苑及東涌的思親園。現時「表二」違規龕場共有74個。
紅磡多隱形龕場
發展局再進一步證實,多間之前已被列入「表二」的龕場,非法佔用政府土地,包括著名的粉嶺蓬瀛仙館、沙田萬佛寺及大埔佛教長霞淨院。對於會否檢控非用官地的龕場,發展局發言人表示,若龕場違反地契條款,會諮詢法律意見,在不同階段採取適當行動。
經常大賣廣告的沙田仁孝宗祠早已被列作「表二」,該龕場早前申請更改規劃用途,希望成為合規格龕場,但今年初撤銷申請。兩年前被勒令中止違例發展的元朗紫雲仙苑,則向城規會提出規劃申請,希望變成合規格龕場。
此外,政府第二階段私營骨灰龕發牌諮詢昨完結,共接獲153份個人及團體意見書。食物及衞生局表示,市民普遍支持設立發牌制度,以加強規管私營骨灰龕。該局會分析意見,盡快展開立法工作。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批評,2010年發展局已回應大聯盟查詢,確定紅磡區有16間道堂經營違規龕位,但至今只公佈當中六間,令其他道堂變成隱形龕場。
不法商人可利用此漏洞大搞骨灰龕位租賃服務,令更多私人樓宇及村屋變成骨灰酒店。
發展局表二新增違規私營骨灰龕場
正道堂 紅磡溫思勞街17號1樓
明道堂 紅磡溫思勞街7A號地下
三清道堂 紅磡溫思勞街21號地下
聚玄軒 紅磡華豐街30號地下
紫龍道堂 紅磡必嘉街2號1樓
普渡苑 紅磡曲街51號地下
蓮池淨苑 屯門青山村180號
思親園 大嶼山東涌石門甲
資料來源: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