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地,梁振英得中央欽點,黃袍加身,以低得票率、低民望成為特區政府第四屆特首,七月一日上任。何俊仁話有83%香港人唔支持梁振英,有啲根據,因為在三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兩日全港市民模擬選舉中,有二十二萬人在網上、智能電話與親身排隊投票,梁振英得到17.8%;唐英年得16.3%,兩人加埋都唔夠三成五,要求流選之市民就有五成四以上。
曾蔭權上任時有近七成二民望,可供五年磨損消耗,仲有三個月就落任嘞,民望得番四成三,平均每年唔見5.8個百分點、董特首上任時民望亦高,後來跌至低谷,辛苦腳痛下台。咁梁先生如果循此歷史途徑走下去,未來五年會唔見29點民望,剩番6點(以有線電視二月二十四日數字計),點樣有面去參加2017年特首普選呀,但佢已經聲言會爭取2017年特首普選嘅噃!
聽梁特首獲選後答記者之言,有兩條答案回復「三不」(不知道、不記得、不明白)本色。其一:有記者問中聯辦為佢拉票之事,佢答:「我唔知道你講嘅拉票係咩嘢?」咁嘅說話都講得出。面皮之厚,唔到你唔服。黎桂康在中華總商會召見各商會代表拉票,唔係「蘋果」報導㗎!──其二:講到廿三條,梁振英就含糊其詞,指廿三條立法是包括政府與立法會在內的特區責任,未來會就此廣泛聽取意見……
我地成班老友在中環吃午飯時,一位對競選情況知得比較多內幕嘅老友講:「梁特首」一定係已對北京承諾在任內為廿三條立法,所以北京在選前倒數最後兩星期拍板欽點佢,佢既然肩負重任,唯有盡量交貨,即使消耗盡民望,亦都要硬闖,故知情人士對「梁特首」可否在2017年參與普選,頗成疑問。不過我地包拗頸,民望有時可以用錢買嘅啫,泰國他信先生就是如此,打着有為政府塊招牌,加上「產業政策」,照顧市民住屋需要等等藉口,在今年十月施政報告,明年二月財政預算案,可大派特派,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又可以用優惠政策,向某些團體傾斜,贏取支持文化、保育、環保、藝術之美名,辦法多的是,日久麻醉有功,市民唔會記得廿三條呢啲抽象嘢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