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蟲覓食群壓假菩提街坊恐塌樹 致電康文署求救

毛蟲覓食群壓假菩提
街坊恐塌樹 致電康文署求救

【本報訊】春回大地,大自然生物亦隨之活躍,荃灣沙嘴道遊樂場內一棵估計有逾30年樹齡的「假菩提樹」,樹幹上滿佈一條條粗如尾指的啡色毛蟲,空群出動覓食,有街坊見狀感到毛骨悚然。有樹木專家指出,春季是毛蟲覓食的最佳時機,但毛蟲不會吃光大樹嫩葉,巿民毋須過份擔心。
記者:陳偉良、李偉民

發現毛蟲的沙嘴道遊樂場,園內種植超過10棵「假菩提樹」(FicusRumphii),此樹又名心葉榕。街坊黃太上周六晚上(24日)行經遊樂場時,發現其中一棵有多年歷史、直徑約1米及近10米高的假菩提樹,樹幹上有毛茸茸的物體在蠕動,她走近查看是一些毛蟲,不以為意便離去。稍後,當她再次行經上址時,赫見樹幹上增加數以百計約兩吋長、粗如尾指的毛蟲群。

黃太發現沙嘴道遊樂場的假菩提樹幹滿佈毛蟲,恐大樹被蟲蛀有倒塌危險。

樹葉為主要食糧

黃太見到大樹有窿擔心受蟲蛀,恐有塌樹危險,遂致電1823通知康文署。但至本周二(27日)仍未獲相關部門回覆,她感到不滿再致電1823查詢,職員表示已跟進事件。康文署發言人表示,上周六接獲1823轉介後,立即派員到現場視察,發現假菩提樹上的毛蟲屬常見寄居於植物及隱藏於樹身空隙的一種毛蟲,在春季期間會依附於陰暗地方產卵及孵化,主要以樹葉為食糧。

康文署昨午在樹上張貼已噴除蟲劑的警告字句。

康文署灑藥除蟲

發言人稱毛蟲不會對樹木結構及穩健性造成傷害,但由於有礙觀瞻,該署職員已使用除蟲噴霧劑及冲洗樹身空隙,大部份毛蟲已被清除。昨午所見,康文署已在該棵大樹上張貼「植物噴有農藥/殺蟲藥,切勿觸摸」的警告字句,僅餘零星毛蟲。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毛蟲出沒是大自然生態系統正常現象,相信假菩提樹上的毛蟲是蛾幼蟲,春季是毛蟲覓食最佳時機,因大樹剛長出嫩葉。他估計,該棵大樹有30至40年樹齡,「毛蟲食唔晒佢啲葉,棵樹復元得到」。